(来源:常州政协)
《唐荆川文集》卷三,有一首《读东坡诗戏作》诗:
公诗句句写胸臆,一滴水成大海翻。
方皋牝牡无定相,曼倩滑稽有至言。
扫除李杜刍狗语,出入鬼神傀儡门。
异代或疑后身在,告终此地招其魂。
此外,另有《雪诗和苏韵十首》,《家僮自野田携黄菊二株至轩中感而有作三首》诗中,先生注明“此首用坡公雪诗韵”。可见,荆川诗词中有多首涉及东坡。
在《读东坡诗戏作》诗下,先生自注:“东坡卒于武进顾塘桥,去余家数十步。明确指出唐氏旧居方位,离东坡终老处孙氏馆(藤花旧馆)仅数十步。据考证,唐氏在明初建有馆所四处,其中两所在青果巷,后世增建成唐氏八宅。两所在白云渡唐家湾(在今前后北岸之北首)。唐家湾白云溪水由北水关向南流入城中,与城西而来的运河水及顾塘河交汇东流。这一带尽是水阁回廊,柳岸莺啼,风景如画。苏东坡自海南归来,即赁居顾塘桥畔孙氏馆并终老于此。明初荆州先生高祖父唐伯成选中这里,邻近东坡孙氏馆旧址建宅馆两所,唐氏后裔即居于此,后世即称唐家湾。荆川先生《读东坡诗戏作》注明“去余家数十步”,即指其地。
从上述荆川先生的作东坡诗,以及步东坡诗韵所作的十多首诗,可以看出荆川先生对东坡的崇敬,对东坡诗文的推崇。荆川先生在写给茅坤和洪方洲信中说:所谓具千古只眼之人,直据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他说,“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文字。”因此,他推崇苏东坡,在《读东坡诗戏作》中有“公诗句句写胸臆,一滴水成大海翻”。在“用坡公雪诗韵”诗中有“落英好护余根在,来岁还看茁玉光”之句。
“唐宋八大家”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一个光辉巅峰。其由来与荆川先生有着重要的关系。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指出:“唐宋八大家之说盖始于唐顺之”。由此可见荆川先生在文学史的影响。其实对《唐宋八大家》由来是有争议的。在荆川先生之前二百年的元末明初,浙江临海人朱右(1314-1376),字伯贤,洪武间翰林院编修,终官晋王府长史。他采录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之作辑成《唐宋六先生集》或称《唐宋六家文集》,清代刘声木认为朱右所编实为“唐宋六先生集”,而是“立名实未允协,三苏本属父子兄弟三人,焉能并三人为一人耶”。更因其书久佚,影响不大。
到了明代中叶,充斥文坛的是一片“文宗秦汉”的复古思潮。荆川先生与当时的大家“嘉靖八才子”之一王慎中、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又称“嘉靖三大家”)等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对“前后七子”在文学创作中摹拟古人,诘区聱牙的文风抨击甚烈。主张散文写作崇尚唐宋文章的法度,要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文从字顺,具有自己的本色。他提出学习唐宋文要“文从字顺”的主张,提倡“本色”和“真精神”,主张诗文写作应“直抒胸臆,信手写出”,要有能流传千古的真知灼见。他的文章实践了自己的主张,文风简雅清深,间用口语,不受形式束缚。文笔清新流畅,别具一格,立意新颖。他的散文,大多有叙有议,往往在叙述中选择其中的一点,引申开去,情思遐飞而哲理蕴含其中,自然浑厚而畅达豁然。《明史》说唐荆川文章有大家风范,是名副其实的。
唐荆川不满于这种形式主义的文风,便大力倡导学习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唐宋八大家,把这八大家的文章编成一部《文编》,供大家学习借鉴,《文编》出来后,文坛争相传阅,认为唐荆川眼光独到、立意高远。同时代的散文家、藏书家茅坤十分推崇《文编》,并在《文编》的基础上,再次精选,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六十卷,从此,“唐宋八大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专用名词,为后代学子指明了文章写作的方向,并一直沿用至今。
学者张戬炜先生认为,朱右选《唐宋六先生文集》时,是喜欢他们的文章,没有为天下学子指明文风方向的本意。再说,《唐宋六先生文集》出版后两百年,也没有产生大的社会影响,说明这两百年间,文坛并不需要它。荆川先生等欲扭转当时文坛的文风,倡导“唐宋八大家”,一经提出,八方响应,说明时代需要,而且也到了应该提出的时机。所以,不能以两百年前有人说过,来否定当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首倡性。
在《明史》中,有一段关于“唐宋八大家”的最终定论:(茅)坤古文,最心折唐顺之。顺之喜唐、宋诸大家文,所著《文编》,唐、宋人自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坤选《八大家文钞》,其书盛行海内。《明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五·文苑三》:《明史》对“唐宋八大家”的论述,也可以说明“唐宋八大家”之名称始于唐荆川,成于茅坤。
苏慎系常州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来源:《唐荆川研究论丛》
供图:苏慎、沈建钢、顾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