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焦溪

柏文学 最后编辑于 2021-02-04 08:17:03
11402 3 8

三 到 焦 溪

柏文学

1984年夏,其时我在常州某中专学校当教师,享受着暑假。一时冲动,骑自行车从常州回盐城老家,节省了6元长途汽车票。546里路,连续22个钟头,个中劳累,就略去千言万语了。从盐城返回常州那天,凌晨2点钟从老家出发,晚8、9点钟到江阴轮渡码头,不再让行人上船过江。极度失望中,有一位去无锡的卡车司机心肠软,愿意顺带我过江,过江后又乐意带我一段路。我实在太累了,就让他带了。不料下车后,我骑不少路没再找到从江阴右拐去常州的公路。

很久很久之后,终于找到右拐弯的大路了,当然知道不是来时路。又不知骑了多少路,就是没找着常州。到了一个房子多起来的小镇上,灯火早已寥若晨星。我来到一家有灯的窗前,轻轻招呼问路,去常州怎么走。屋里人开门出来,既惊讶又怜悯地指点方向,详细说明怎么怎么走。我顺便问了这是什么地方,回答是,“焦溪”。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焦溪”,第一次领受焦溪人的帮助。但焦溪是啥模样,毫无印象。夜无月色,不及蜻蜓点水。

2016年春。其时我已退休。从中国常州网上读到多篇关于焦溪的博文,便和妻兴致勃勃地去了一趟焦溪。那时没智能手机,没网络做功课,只是去逛逛而已。街巷徜徉,河岸留连,坐在老巷老屋门口晒太阳拉呱话的爷爷们,接受我们的注目礼和问候语之后很热情,耐心指点,帮助解疑。对焦溪印象最深的,是那黄色石头所砌的墙,从没见过,独一无二所。黄石墙都在不太高的老屋,新建造的高大楼房没有用石头的。当时我想,山上凿石砌墙是为省下买砖钱吧,也比砖头经得起风雨。现在知道,更能防盗。

寻访了长条黄麻石搭成的古桥,颇为赞叹。到山上凿下这么长这么重的石头,个中技巧和艰辛,外人必有不知。小河里的水,不怎么臭,也不怎么清,河边的树不多也不古老。古镇上没有古树,有些遗憾。然而再一想,常州号称2500年古城,百年老树也难寻几棵。到附近舜山上去转悠,期待触发思古之幽情,贤宗圣祖大舜来过,自会留下一脉仙气。可是一株老树也不见,游兴便也不翼而飞。

有趣的是,前年回老家带母亲到镇上饭店吃饭,顺便买点熟荤菜留给母亲放冰箱冷冻,慢慢吃。老板推荐加自己认可,选了10盒小圆盒封装的红烧糟肉。35元一盒,优惠到32元给我。半年后我再回家时,母亲说还没有吃完。我怪母亲舍不得吃,会坏的。拿出来一盒,回锅烧了,没坏。这时,我才看包装,猛然发现是常州焦溪的产品。此前,我还以为这是那家饭店自己做的。后来我想在常州买些带回去,就是没买到。

2020年冬。参加常州互联网新闻中心组织的探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江南水乡焦溪古镇活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周晓东带领我们走街串巷,进门探院,观墙望瓦,临塘论水,过桥立岸,参观修复工地,讲故事,说典故。然后听了周局长的讲座,才真正感觉到焦溪古镇大有来头。从远古时期的“泰伯奔吴”“舜帝夜宿”“秦皇南巡”“季札耕读”,到后来的朱元璋塾师焦丙隐居讲学,直至北洋军阀和日寇的纵火洗劫;地理上从曾经的阳湖与芙蓉湖隶属关系,到现今的“一望三县”“四易其名”“八镇围抱”;从街巷肌理之“三潭祥泰”“四河惠通”“五星伴舜”,到民居民俗之“圈门锁巷”“方窗求正”“驱邪安宅”;从珍稀氏族是姓、承姓的兴衰,到家族邻里的疏财仗义。讲者头头是道,听者津津有味。

随着焦溪古镇的历史云烟在眼前袅袅上升,焦溪古镇的申遗工作介绍也听得入耳入心。从“焦溪古镇申遗梦想之源”的“来之不易”“艰难前进”“前途漫漫”,到“焦溪古镇申遗梦圆之路”的“遗产界定”“申遗体系”“遗产保护”,直至申遗工程必备文件的“申遗文本”,“保护规划”,“保护条例”;从遗迹追寻,到遗物搜索,直至修旧如旧的艰难。听着周局长侃侃而谈,看着他两鬓微霜,不禁让人感叹,谁最懂焦溪?谁最了解焦溪?是为焦溪申遗工作忙得不亦乐乎的人!我突然意识到,这第三次来到焦溪,才能算真正地作客了焦溪。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陆吾
  • 留住时光
  • 康熙
  • 珍珠传奇
  • 双桂女
  • 张秋生
  • 芝麻汤圆儿
发送

3条评论

  • 不久前去了一次,还在开发中,期待焦溪古镇的新面貌
    2021-02-03 08:35:11 0回复
    0
  • 能不忆江南
    2021-02-03 08:32:22 0回复
    0
  • 三到焦溪,不一样的感觉,焦溪在巨变,我们很期待。
    2021-02-03 07:59:55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