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鄤的真实故事(7):新科进士的人生选择

清凉黄昏 最后编辑于 2020-12-08 13:45:15
7478 0 3

郑鄤的真实故事(7):新科进士的人生选择

郑燮贤


郑鄤考中进士以后被分配到都察院观政,左都御史邹元标十分器重他,经常叫他到“首善书院”讲学,并且指着对别人说:“这是我的畏友。所谓“畏友”,是道义砥砺的朋友。

六月,郑鄤参加翰林院的选馆考试,被录取为庶吉士,他的考馆诗作名列第二。庶吉士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编修的职衔。同馆兄弟中,郑鄤有好几个知心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极尽欢洽。总之,郑鄤的感觉如鱼得水,政治前景十分看好。

在如此美好的前景下,郑鄤却做出了另一种选择,追随文震孟向魏忠贤发起攻击。他们因此而被降级外调,后来又被革职除名,直到崇祯元年才恢复原官。郑鄤的仕途戛然而止,也为十四年后的牢狱之灾埋下了伏笔。

天启壬戌科进士中,郑鄤和文震孟、黄道周三人是莫逆之交,政治上的同道。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太监魏忠贤和天启帝的奶妈客氏权势膨胀,干预朝政,排斥正直的大臣。而朝廷的政事逐渐混乱,两条军事战线的情况越来越槽。于是三人相约“建言报国”,由状元文震孟首发,如果出了危险,黄道周和郑鄤再相继跟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前赴后继。这时郑鄤二十九岁,黄道周年近不惑,文震孟则到了半百。

文震孟的奏章递上去以后,被留中不发。“留中”,就是皇帝对大臣的奏章不理睬,既不批答,也不下发。内廷传出消息,文震孟将受到廷杖。所谓“廷杖”,就是大臣光着屁股挨板子,既失去脸面,又有生命的危险。掌刑的人下手狠一点,可以当场把人打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鄤的《谏留中疏》递进了宫中。他在奏章里慷慨激昂地说:奏章没有经过皇帝御览就留中,必有“伏戎援奥之奸”,这样的留中以前是因“权珰之炀灶”和“奸辅之藉丛”,十分明显影射魏忠贤。这两句在京官员广为传诵,人人称快,一时成了名言。

魏忠贤气急败坏地来到内阁破口大骂,胁迫阁臣拟旨对文震孟和郑鄤实施廷杖。眼看情况十分危急,首辅叶向高和大臣周宗建倾尽全力营救,于是文震孟和郑鄤被降二级外调。他们二人干脆径自回家,回归一介书生。

然而事情并非到此为止。阉党两次兴起大狱,迫害东林六君子和七君子致死,这时的郑鄤仍不愿保持沉默,写诗《黄芝歌》为死去的六君子鸣冤叫屈。郑鄤的同年进士探花陈仁锡则不肯为魏忠贤受封赏写诏书,魏忠贤恨之入骨。于是阉党把毒手伸向文震孟他们三人。郑鄤的住处受到东厂派出特务的监视,把他逮捕进京的消息骇人听闻,如果被逮必死无疑。郑鄤做出了最坏的打算,他的朋友张玮这时弃官在家,筹划如何带走郑鄤幼小的儿子,保护他的后代免遭荼毒。

幸好事情没有出现最糟糕的局面,文震孟、陈仁锡和郑鄤三人,受到革职除名、永不叙用的处分。为了避免再有意外发生,郑鄤的母亲劝说他外出避祸。于是郑鄤化名王小仙游历浙东四明山、江西庐山,并南下广东,进五羊城、登罗浮山。直到听说崇祯帝登基的消息,才准备回家。到家以后,接到原官起用的通知。但是他因为父母相继去世,在家守孝,直到崇祯八年的秋天才进京后补,这时离开他考取进士已经十四年了。他的官员身份虽然得到恢复,但仍旧只是一个庶吉士——皇家高级学院的研究生。

天启二年(1622)十月,郑鄤选择上疏,实际就是选择他的人生道路。他和文震孟、黄道周结下不解之缘,他个人的命运从此和文震孟、黄道周紧密联系在一起。

该如何看待郑鄤的上疏行为?

郑鄤的上疏,曾经使他誉满天下。他的同年进士和一些大官,纷纷写诗赞扬他上疏的义举,这些诗作后来由他的幼子郑兢收集编入家谱的“世谏篇”中。郑兢称赞他的祖父郑振先和父亲郑鄤,具有“忠君爱国之心,浩然刚大之气”。崇祯六年(1633)苏州人金日升编撰的《颂天胪笔》里面写到郑鄤,他称赞郑鄤“清方英特”。郑鄤在为父亲守孝服阕,没有立即进京后补,他说像郑公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无意于世道呢?

郑鄤受祸以后,歪曲、诬蔑他上疏动机的声音开始出现,但是这些杂音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已经被历史的大潮无情地冲刷干净。

现代历史学者站在理性、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郑鄤的上疏和他在政治上的其他行为,总体加以肯定,但也指出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有的学者说,郑鄤是“悲情的骨鲠之士”,“退居林下十多年,始终未能忘却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学者说,“金无足赤,世无完人。郑鄤立朝大节,正义凛然,足以彪炳千秋,与天地长存,与日月同辉。”

笔者作为郑鄤的后裔,为先祖的遭遇倍感痛惜!在四百年后的今日,进行这样的分析与假设:

郑鄤性格正直敢言,欲以天下为己任,但缺少一些政治人物的圆融与深藏。如果他生在盛世,会成为一个名御史;而他恰恰生逢末世,大明王朝的悲剧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出来。

郑鄤在文学上富有才华。如果他选择不问政治,明末缄口不言,清初甘做前朝遗老,一心一意专攻学术,或许他会成为一代学问大家。但他不是这样的个性,他选择正直敢言,终致粉身碎骨。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方块糖
发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