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那条河8;2020,11,2,5 60年代以后南市河由清变浊,经过几年努力进行环境治理2000以后南市河又恢复清纯。

余白 最后编辑于 2020-11-07 07:36:55
12121 6 7

家门口的那条河8;2020,11,2,5  60年代以后南市河由清变浊经过几年努力进行环境治理2000以后南市河又恢复清纯。

  1958年我进常州齿轮厂后,每天清晨从茭蒲巷穿过青果巷,诱人的麻糕,萝卜丝饼焦香味已经飘荡在狭窄的街道空气中。走上中心桥晴天可以看到旭日初升,河道水面波光粼粼,两岸临水人家沐浴在晨曦中。早起的婆婆,阿姨已经在清澈的码头边淘米洗菜。

傍晚,有时候赶巧碰上落日,又大又红的太阳斜照在河面,完全有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情画意。更多的时候是码头边停息着几条水果,蔬菜,山芋,芋头小货船,很多周边的人们到船上买新鲜的山货。

1958年全国大跃进,为振兴经济,建设工业化强国,建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的工厂,城市周边竖起了很多高大的烟囱。林立的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当年人们还以此为城市经济繁荣和工业化的象征。

由于当年人们根本没有环境保护意识,所以工业发展,造成了环境逐步被污染。先贤告诫我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烟囱排放浓烟中的二氧化碳,粉尘,污染了空气,损害了人们的呼吸系统。很多化工系统的化工厂,纺织系统的染织厂未经处理的有毒废水,重金属直接排放到大运河和南市河里。污染了我们市区的每一条河道与水源。

另外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而环保,卫生设施跟不上,有的人们把生活污水直接倒在南市河里,也使得环境雪上加霜,恶化加剧。

我在南市河东下塘的麻石路上行走33年,零距离的看到南市河慢慢的由清变成臭水沟全过程的恶化;

从60年代后到70年代,水面已经开始慢慢变浑,河里的水草枯萎,川条鱼绝迹。已经没有住户挑南市河的河水作为饮用水了。

80年代后河水已经浑黄,河里水草消失,河道里螺蚌绝迹。基本上已经没有临水住户到河滩码头淘米洗菜了,还有一些到河边洗衣服的人们。

90年代后,南市河河道里是死水一团,到夏天河水发黑发臭,我们从青果巷拐弯没有到向中心桥上,就有一股臭味迎面扑来。下中心桥拐弯向东沿东下塘河边麻石条路上行走过赵家弄,乌泥浜到琢初桥这一段路,一般女士都掩面而行。

南市河环境恶化只是市区环境恶化的一个实例,冰山一角。环境恶化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严重影响到全民的身体健康,各种癌变,以及恶病,怪病增多。            

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步意思到环境恶化的严重性。98年开始市政府重点进行环境治理,修建了南市河东水关,西水关的节制闸,清淤环保设备,特别是河道的清污,堤坝整治,南市河分段清淤,整治堤坝,沿岸栽种桃,柳,银杏,大力修建亭台景点,美化城市环境。而且在南市河上新建了好几座桥梁大大改善了市区交通。

西水关

159A6998.JPG

159A6995.JPG

通吴门

159A6854.JPG

青果巷

159A6876.JPG

驿桥

159A6951.JPG159A7003.JPG

159A7007.JPG

159A7008.JPG

整治前后用了2-3年时间,终于使南市河恢复了清纯,碧波荡漾,沿岸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更加喜人的是川条鱼,螺蚌又重新出现在南市河的河道里。待续

                           余   白        2020年11月5号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桃子酱
  • 李园园
  • 双桂女
  • 泉水涓涓
  • 珍珠传奇
  • 尤思豫
发送

6条评论

  • 上面是土龙嘴,是古代常州人创造的控制城内水位的水利工程,和石龙嘴齐名。
    2020-11-09 09:44:15 0回复
    0
  • 希望所有的河流,都能一直清澈流淌下去。
    2020-11-06 09:52:00 1回复
    0
  • 河流,几十年来都遭遇了有清变浊,有浊变清的命运。
    2020-11-06 08:41:08 1回复
    0
  • 期待后续
    2020-11-06 08:14:24 1回复
    0
  • 余白老师这个系列内容丰富多彩。
    2020-11-06 08:11:04 1回复
    0
  • 恢复清纯的她
    2020-11-06 08:09:16 1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