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郑鄤故事:郑鄤的名、字、号的由来

清凉黄昏 最后编辑于 2020-10-08 10:13:58
15157 3 4

真实的郑鄤故事:郑鄤的名、字、号的由来

郑燮贤

 

对于明末常州历史人物郑鄤的研究,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重又起了一阵波澜,知道郑鄤真实情况的人慢慢多起来。这既是晚明历史人物研究的进展,也是常州人文历史研究的进展,总之是令人欣喜的好事。

为了便于广大网友和本市文史爱好者进一步了解郑鄤,我想以通俗的文字,写写真实的郑鄤故事。想当初我刚开始把郑鄤研究作为一个题目来做的时候,上网搜索郑鄤的资料,网上跳出的内容,其中“鄤”字和“峚”字,常常是以方框□的形式来显示。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不见了,说明大家都知道“鄤”字和“峚”字怎么读,怎么打。所以我的系列文章,就想从郑鄤的名、字、号的由来写起。

我们现代人的取名方式和古人有所不同。今天的人一般只取一个名,通称名字。而古代的人,则有名、字、号的区别。写到长辈和同辈时不可用名,只能写字或号,对后辈才能直书其名。口头称呼当然也一样。

出生以后,家长一般会给孩子取个小名,或者叫乳名。稍后再起学名,也就是正式的名。这两次取名之间,时间间隔一般不会太久。虽然我没有进行过具体的统计分析,但是觉得郑鄤起乳名到取学名,时间间隔特别长。郑鄤出生之后,他的外祖父吴可行(翰林院检讨),就给他起了小名“仍孙”。直到十四岁时,他的父亲郑振先才给他起名鄤,字谦止。所以家人或亲友,称他“仍孙”应该有十三年之长。

郑振先给郑鄤起名的时间,还受到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十四岁的时候,郑鄤他就要跟着叔父郑振光从北京回常州,参加秀才考试。报名必须有个正式的学名,所以起名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于是他的父亲给他起名“鄤”,字“谦止”。郑鄤回乡以后,一次就考中了府学的生员(秀才)。

下面解释一下,这“鄤”字怎么读,是什么含义?

鄤,根据网上《汉典》的解释,读音为màn是古代的地名,春秋时属于郑国,在今天荥阳县境内。又说,也可以写为?,那就多了一个草字头,但是这种写法十分罕见。

郑振先为什么给他的大儿子取名鄤,通过郑鄤的几个弟弟的名,可以大略窥见其中的意思。郑鄤的三个弟弟的名,分别是:郏,郲,郿。这三个字,都是地名,字形上都是右边的耳朵偏傍。郏,是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郏县。郲,春秋郑地,在今荥阳县境内。郿,春秋周王室之地,在陕西境内。

西周末年,郑桓公受封于陕西,后郑武公、郑庄公崛起于河南,后世有“天下郑氏出荥阳”之说,看到这里,读者诸君或许可以猜到郑振先给儿子们起名的心思了吧。

郑鄤的号峚阳,其中的“峚”字也是冷僻字。峚,读,是山的名。陕西有峚山,在今商县境内。《山海经》有解释:“峚山多丹木,黄华赤实,食之不饥。”说明峚山的丹木是可以食用的。晋代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写有《咏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中一首写道: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陶渊明在诗中把丹木比作美玉,暗喻君子之德,诗中有“峚”“阳”两字。

“峚阳”这号不是郑鄤自己起的,是他的父亲在贬谪去蜀地的途中给他取的,那年他十六岁。郑振先在途中的风前月下,总是喜欢手握陶渊明的诗集,或高声朗诵,或低声吟哦。当他读到这一首时,非常喜欢这些诗句,内心喜悦,一时兴起,就给郑鄤命名号为“峚阳”。这个命名,包含了他对郑鄤的某种期待。

以上就是郑鄤的名、字、号的由来。他的友人,大多数人叫他峚阳,只有很少几个人叫他谦止。

当然,郑鄤也有自己给自己取的号,如:遯园叟,天山翁,隐真(氏)。知道郑鄤自号“遯园叟”的人不少,他的私家花园就名叫“遯园”;知道他用过“隐真(氏)”号的人很少,但有印章“隐真”为证,以及他在一篇文章的末尾写“隐真氏书”。


下面的书影中:上面的印章是 毗陵郑鄤;下面的印章是 峚阳隐真

6深柳读书堂.pn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桃子酱
  • 方块糖
发送

3条评论

  • 本人希望这个系列文章能够写得具有通俗性、真实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每篇1500字左右,不超过1800字,以便于阅读。敬请网友批评指正。
    2020-10-09 09:42:54 0回复
    0
  • 谢谢西江月聂老师的鼓励!
    2020-10-09 09:37:00 0回复
    0
  • 郑老师治学严谨,学习了。
    2020-10-09 08:31:59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