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重启常州旅游之伯牙奔牛遇知音
安文
奔牛公园有伯牙与钟子期雕像,诉说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有个人叫伯牙,从小非常聪明,音乐天赋极高,特别痴情于七弦琴,善弹奏,懂谱曲,是当地有名的琴师。据说他弹琴的时候,河里的鱼会跃出水面倾听,吃草的马也会昂首嘶鸣。然而,伯牙却认为从未遇到真正懂自己琴声的人。
有一次伯牙乘船外出采风,一路往东来到了延陵奔牛西街能仁古寺旁的小溪边(今常州市奔牛中学东围墙外)。时值八月十五,天色已暗,独对皎洁月光和烟波迷离的小溪,伯牙触景生情,不禁抚琴。弹至高潮处,忽从河岸上传来击掌叫好声。伯牙问:“是谁?”岸上人答:“我乃河边一樵夫,叫钟子期,只因你弹得太好了,不觉叫出声来”。伯牙仔细一看,那人身旁真放着一担干柴,便漫不经心地问:“可知我所弹何曲”?樵夫笑道:“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伯牙大吃一惊,深觉此人不俗,急邀他上船一叙。樵夫上船看到伯牙的琴,顿时惊叹道:“这是瑶琴啊!相传乃伏羲氏所造,是世上最难得的一把好琴。”接着又把瑶琴的来历说了一遍。听了樵夫这番讲述,伯牙更加佩服,有意将自己最新创作的曲子弹给樵夫听。伯牙先弹一曲,樵夫听了后说:“我仿佛看到了巍峨提拔的泰山”;伯牙又弹一曲,樵夫欣然曰:“我分明听见了浩浩荡荡的流水”。伯牙坐不住了,既兴奋又激动,站起来紧紧拉着他的手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琴声!”接着细问樵夫何方人氏。樵夫说:我叫钟子期,家就在小溪尽头的钟村(今常州市奔牛镇顾庄宋墅村)。
他们相见恨晚,把酒言欢,彻夜长谈,从音乐到人生到理想,越喝越痛快,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为生死之交。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山川后来年八月十五,再到这里与他相聚,为他弹琴。
一年后月圆之夜,伯牙如期而至。谁知钟子期白天打柴,晚上勤读诗书,已于三个月前因劳累过度去世了。他父亲告诉伯牙:“我儿临终时曾嘱咐我,死后一定要将他葬于河边守候先生,以不负前约。”
悲恸欲绝的伯牙随其家人来到子期坟前,痛哭拜祭,为他续弹《高山》《流水》。曲毕,伯牙呆呆的凝立在钟子期坟前,看着过去曾经“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地方久久不愿离去。末了,伯牙仰天长叹:“可怜子期不幸仙逝,从此天底下再也没有能听懂我琴声的知音了!真是痛心啊!”遂将最钟爱的瑶琴砸烂并被抛于溪渎中。此后,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真是:“摔碎瑶琴焦尾寒,子期不在向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据说,伯牙将瑶琴抛掷于琴渎后不久,渎里盛产一种形如古琴的鱼,叫琴鱼。人们都说,这是伯牙的瑶琴变的,可惜这种琴鱼如今已经绝迹。
伯牙与子期“知音”的友谊深深感动了后人,直至今天人们仍常以“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知遇之恩、真挚情谊。感于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动人故事,当地人便把他们相遇的那条小溪渎称之为琴渎,也叫伯牙渎,又在琴渎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以示纪念(古琴台今已不存)。后来前来寻拜钟子期和伯牙的人越来越多,为方便大家通行,里人集资在琴渎上驾起了一座小石桥,定名为伯牙桥。清光绪年间,这一带修筑泸宁铁路,琴渎被拦腰截断,流淌了2000多年的小溪从此舟楫不通。伯牙桥被拆除后,其部分石构件保存于奔牛中学内。如今人们只能在奔牛公园对着伯牙与钟子期雕像,盼望人间再逢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深情。
常州市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州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