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小的时候,大概因为是家里同辈中最长又是舅、婆家最幼的原因,甚是得宠,且在物质匮乏的时候,雨露还颇不能均沾。那时候的我既不懂感恩,当然,也还算有乖巧之资。
读书的那十几年,也不算是勤奋的孩子,成绩也在师长独急而我不急的状态,那会经常有师长愤愤地对我说,依你这样下去,能取得好成绩,我买点鞭炮到你家放放。虽然后来他们没去放,但是跟几位说过这话的现在还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
工作后,因为甚不了解社会经验,又无可靠的家资作为参考,因此颇过了一段放纵而迷茫的生活。唯一庆幸的是,多年爱读书的习惯,潜意里让我很知道无论对人、对事保持一颗至诚心意的重要。
如今人近四十,不断地在失去和得到中波折。
这些年,没有刻意雕画过自己的追求与形象,所得所失,往往是无为而治。这是之前这三十来年的经历所致,倘若我稍能继承这三十来年的积习,貌似也可以继续这么心安理得的过下去。
可是近来,我很能知道自己的心意已经不那么平静了。逻辑上讲,这有可能是要“学好”的萌芽,但又可能是要“作”的开始。不是说,人的痛苦往往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嘛,我就此也甚是怀疑我自己要干的事究竟是好还是坏。
虫子长大了,要蜕变,化茧为蝶,这是人间最美好的事。假如破茧后,变成了一条更大的虫子也未必不可能。老而不死,老而则妖,又作何是观呢?
虽然才近四十,还不至于非得要想那么远。但是,人生之中,往往是这样,劳力者只要人不懒惰懈怠,总能多少出点谋生的成就来,而谋事者,不能不从治心为始。不治这个根本,破茧成虫,大概是大概率的事。
惨淡的过去,潜质里屌丝思维,迷茫的现实,造成以上所思。先哲不是说过: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嘛!聊作以后对照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