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不为酒困”

思无邪 最后编辑于 2020-04-01 08:18:28
12171 5 5


在朋友圈中,本人小有酒量且酒风较好,同时带来的一个误解以为本人好酒。宅家抗疫之后朋友面见,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家饮酒否?当我说滴酒未沾时,他们大为惊讶,直呼不太可能。但事实就是如此,有妻作证。混迹职场几十年,经历酒场不算少,凭心而论,对酒没有什么好感,即使宅上两年,也不会主动思酒。对于酒能抗疫的说法,我是将信将疑的,不过是欲饮者的借口罢了。于是我想,这是否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不为酒困”呢?

读《论语》的人大多不重视第十篇《乡党》,认为这是记述孔子生活起居的,没有什么意思。其实细细品味,这一篇还是很有价值的,孔老夫子温良恭俭让的品德尽在其中,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本文只讨论孔子有关饮酒的问题,《乡党》中说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这说明孔子是非常注重科学饮食的,尤其是饮酒。

有人根据上面“唯酒无量”四字,推测孔子酒量一定很大。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有关孔子酒量的记载实在太少。只有《孔从子·儒服》中有“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榼。古之圣贤,无不能饮者。”至于百觚是多少,不知道,意思是很多杯,意思是酒量很大。但孔子的孙子子思又说“夫子之饮,不能一升”,说明孔子酒量不大,孔子时代酒的度数很低,一升算是小酒量了。究竟孔子酒量有多大我们不去考证,我认为孔子讲“唯酒无量”是指唯有喝酒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自己的酒量大小,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必强求,关键是“不及乱”。

什么是“不及乱”呢?我想引用庄子说过的一段话:“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庄子·人间世》)意思是说,喝酒一开始都很拘谨,严格遵循礼仪,循规蹈矩;然后开始慢慢进入状态,越喝越高,慢慢的一片混乱;最后就开始忘乎所以,乐极生悲,也就是“多奇乐”。用现代段子表述:开始斟酒时和风细雨,大家劝酒时甜言蜜语,喝酒正兴时豪言壮语,喝多了胡言乱语,最后是倾盆大雨,躺倒床上不声不语。这大概就是孔子所说的“乱”。

现代人往往只重视饮酒的结果,而孔子很重视饮酒过程的“合礼性”,孔子所说的“不及乱”,可能包括过程的“合礼性”。长者先饮是孔子遵循的原则,又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有事晚辈去帮长辈做,有好酒好菜就让父母享用。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到了孔子喝酒的场景,比如“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乡人饮酒后,要等拄杖的老人离开后自己才离开。长者先出,也是孔子喝酒坚持的原则。孔子还提倡先礼而后饮。《论语》中记述:“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没有可竞争的,一定要竞争的话,只有射箭比赛了吧。作揖谦让着登堂,下堂来就喝酒,他们的竞争也是君子行为。

《论语·子罕》中记述孔子的一段话“出则事公卿,人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与我哉?”何为“不为酒困”?是不是因为长期饮酒而上瘾,欲罢不能,是谓酒困?这当然是其中的意思之一,但不仅仅如此。孔子是十分注重礼仪的,其中酒礼是礼仪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酒礼演绎到后来就被扭曲了,认为就是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一些人甚至认为,离开酒办不成事,这就导致很多人整天奔波在各种酒席之间,陪领导要喝,陪同事要喝,陪朋友要喝,陪亲戚要喝,整天喝得累,有时还要喝得醉。所以孔子所说的“酒困”,不仅来自物质的酒,还来自心酒。所以“不为酒困”,首先要“不为心困”。

郑板桥说过一段话很有意思:“酒能善性,仙家饮之;酒能乱性,佛家戒之。有酒学仙,无酒就学佛。”我虽然对酒没有什么好感,但不反对饮酒。相反,十分赞同郑板桥对酒的态度,如果再加上孔子“唯酒无量”和“不为酒困”,那就可以进入酒的“自由王国”了。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泉水涓涓
  • tuhaiwei
  • 西江月
  • 方块糖
发送

5条评论

  • 透过文字见真谛。
    2020-03-31 20:01:26 0回复
    0
  • 有酒学仙,无酒就学佛。不善饮的我,也学了不佛。
    2020-03-31 11:26:17 0回复
    0
  • 喝点小酒也无妨
    2020-03-30 14:34:54 0回复
    0
  • 博物馆展出的实物,以及电影电视剧中的道具,看起来古代的一觚至少有现在的二两。当然,我也弄不清觚和觥的区别,不能确定。
    2020-03-30 14:15:27 0回复
    0
  • 为酒困的人 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心理原因呢
    2020-03-30 14:06:58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