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了一天的雨,今早起来,屋外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吃完早饭,稍作休整,我便准备出门去植物园,去疫前常去的大花园。
这是植物园疫后重开的第二天,也是我疫后首次离开宅居的生活,再次走进大自然的日子。
植物园重开,只开了龙吴路上的2号门。进园首先要出示预约号。我是昨天得知消息后,在上海植物园的服务公众号上做的预约。进门处安排在一旁的停车场,出示预约号后去排队。测量体温,出示绿色的随身码。这都是需要事先准备好的。
蛇形地走过曲折的围栏便可进园了。昨天预报进园人数才1000左右,今天看来远远超过了,也许是周末又是大晴天的原因,来此游园的人还真不少,是憋了两个月后的放松吧。人虽多但次序井然,也有未下载随身码的,当然就只好望园兴叹了。没有预约的倒可以在询问处,有志愿者会帮你处理的。进园人数控制在一万,从园里的电子布告板上可见,园瞬间容纳人数为三万多,最多可超过十四万人,这一万人实在是“多乎哉?不多也”。
往年此时正是园林工人们最忙的时刻,他们要为一年一度的国际花展做布展工作。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花展推迟了,所以看不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但园里依然是鲜花盛开,花香飘散。
花坛里各式花儿开得正艳,尤其是大丽花,如从工笔画上裁下一般,每一瓣花瓣都勾画得工工整整的,色彩由深入浅,过度得自然、恰当,让人顿生怜爱。
还有这郁金香,支支直立,如一盏盏举向天空的小酒盅;又像团团簇簇地相拥一起的绒团,织成彩色的地毯,铺排在春日的阳光下。
两个月前我来时,梅花才开了几树,现在大多已经谢去,唯有美人梅尚开得热闹,如绯红的云霞。
寒樱和河津樱业已开败,零星的几朵尚在枝头缀着,其他品种的樱花却还未开,形不成气候,只有少数几棵在蓝天下晃着,让你不至于扫兴。从季节看,樱花如云的时刻确实还有一两周的时间,那是急不得的。
玉兰花呢?看着那一地的花瓣,真真让人心疼,还没怎么着呢,却已经被风吹雨打去了。即使还在枝头的,也大多已经染上锈斑,失去了应有的娇嫩的姿态,连半老的徐娘都不让做一下。倒是那些紫玉兰还含着花蕾,等待着怒放的时刻。
梨花即将吐蕊,嫩绿的叶衬着白色的花苞,可爱着呢!只是海棠未绽,见不到“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景象。呵呵,可不许想歪了啊!
桃花正是芳华时,红红的,粉粉的,可惜少了蜂蝶的光顾,更是没有了“人面”相对——都戴着口罩,想对也对不起来的。
此时的热闹肯定是属于紫叶李的,她可不管什么病毒不病毒的,照样把个天空染出云霞,白白粉粉的,一片又一片的,飘动着,舞动着,让天空顿时灵动起来。
还有这绣线菊,如满天的星星,洒在公园的角角落落,耀着你的眼。
当然还有这河边一丛丛的翠竹,明灭跃动着,透着无限的生机。每每走过这里,我耳边就会响起“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曲调来,仿佛竹林后果然有一叶小舟飘过。
“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受了一场无比惨烈的战“疫”,阳光照旧无比灿烂,游客依然兴致勃勃。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必将荡涤去污泥浊水,而人们将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我们这可爱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