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钩沉之三十六:第一次到九寨沟

徐永林 最后编辑于 2020-01-20 15:03:01
13069 3 2

老照片钩沉之三十六:第一次到九寨沟

 

516521d67c42aed3be5be8af88b9986.jpg

 

我两次到过九寨沟。第一次是九寨沟刚开放不久,我与同事到成都参加教育部立项的课题研讨会,主办方就安排了与会人员前去参观。

这次去九寨沟路上有点艰险。那时成都去九寨沟没有飞机,只能乘汽车前往。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小面包车。汽车过都江堰后,就进入了沿岷江的山区公路。公路大都在半山腰,一边是山壁,一边是岷江,曲曲折折。有的地方看着就是驶向悬崖,但转过去就是公路。公路狭窄,仅能勉强供两车交会,坐在车上有点心惊肉跳。每过一些时候,汽车就会停下,一是让紧张的司机休息一下,二是司机会用水管给车轴冲水降温。我看到水冲到车轴上,就滋滋地冒水蒸汽,可见路上经常刹车之多。途中还经过一个海子(堰塞湖),是上世纪30年代地震的遗迹。据说当时县里一家大户正在举行结婚典礼,地震时全部埋到了地下,就是在这个海子下面。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感受到地震的威力和可怕。不过后来的汶川地震还要比那次地震大得多。

九寨沟的山水当然很美,那时比现在更为原始,当然玩时也比现在更艰苦。当晚是住在景区内的。晚饭前我们还去看了个附近的瀑布。站在瀑布近旁,感受水的威力,心动神摇,至今难忘。晚上则看了演出,吃了烤全羊,欣赏了藏族歌舞,还意外当了一会儿活佛。哈哈!

 

(附:照片中右一是我院院长马树杉,左侧下蹲的是我。其余是兄弟院校的

 

参会者。)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彭岸良
发送

3条评论

  • 秋天去九寨沟最合适
    2020-01-21 09:47:36 0回复
    0
  • 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风景奇秀,尤以瀑布众多而著称于世。西游记在此取景……
    去年受地震影响,一度关闭修复,损失不大。
    龙门山泯山地震带,自有记载起,几乎每隔几十年大小地震时有发生。
    作者讲的是一九三三年川北荗县叠溪镇七点五级大地震。
    这年八月二十五日(农历七月初五),下午三点五十左右,看似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忽然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一时间就全镇毁灭,近七千汉藏羌人遇难。地震造成的十一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滔滔泯江之水就此北上倒流,最大的堰塞湖长约三十华里,宽约四五华里。一个月后,有十一位地质专家赶赴现场进行震后研究,不料湖坝决堤,只是一位专家侥幸逃过一劫。这次次生灾害又造成两千五百多人淹死。大量洪水倾泻而下,几乎毁了下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也是它遇到的最大一次灾难。为了去除淤泥流石,整整清理了一年多,否则都江堰也将成为更大的堰塞湖,真是细思恐极。
    话说当时的民国政府闻讯后,设四川省主席刘湘为拯灾总暑督办。此君忙于自保,虽也去了现场,一见灾情严重之惊悚,一事没做,撒腿还旋。民间自救,毕竟财力极为有限,直至秋冬,可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
    民国政府在这次救灾上,是比较消极的。
    叠溪古镇自唐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邓锡侯将军在此设了个公安局,并有一个连把守于此,还有城隍庙、观音庙等愉乐景区、参拜场所。一个比较富美之地。一场地震把一切都化为乌有,只剩下几个地震遗址:海子(堰塞湖。)我曾在此划船游乐。毕竟不是感同身受,所以只是当作故事来听。
    不料几年后的二OO八年的五一二大地震,更是解放后我国最大的地震发生了。八万多条性命就此消失!
    龙门泯山地震带,是我国地震高发区频发区。这次地震发源于汶川县泯江边映秀镇往山上行十里处,八点一级,但受灾最严重的是百里之外的北川县城,遇难者越过一半,达一万五千以上。
    其实北川县城原来不设在这两山之间小峡谷的,曾有地质学家也据力反对过。只是当时人口较少,也就将就设县府于此了,这是有史料记载的。现在在北川县城旧址上的"望乡台"上,可以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好在我国政府在五一二大地震发生后,救灾十分极时,众志成城,把损失降到最低点,要是在解放前,后来不知会有多么严重。
    我在此讲个令人痛心的数字:有近三十名解放军战士在救援过程中牺牲了,其中有一架飞机上十七名战士牺牲,邱兴华机组五人全部牺牲,还是在地面废址上救人被危房压埋战士数人。
    震后我曾去了灾区两次,总觉得龙门山脉不大适合人类居住,我是每次都回成都就宿的。
    毕竟:地震是个鬼,不知何时来!
    2020-01-20 20:39:13 0回复
    0
  • 我是身体不适,到了九寨没进沟。
    2020-01-20 15:15:19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