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物品因为算法“用户画像”机制不同而有所差异,甚至这差异还不是“一点半点”的差距。正如有年轻人发现,机票太贵,在评论区多次评论之后,机票价格就能从“4309元”直降到“1903元”,两千多元的“巨额”差距,令人咋舌。我们不禁思考,算法真的如此神奇?竟能被人“反训化”?
其实算法出现的意义本就是为“人”而生,为服务美好生活而“创生”。算法推荐的“猜你喜欢”能够帮用户从繁杂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更适配、更有价值、更满足喜好的内容,这是算法的初衷,也是算法的使命。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层出不穷,不免让用户有些心寒,再用起算法总觉得有些不是“滋味”,甚至有一种被割了“韭菜”的无力感。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永远是技术使用的主体,年轻人反算法“规训”的案例也提醒我们,其实是可以利用算法的逻辑去“反训化”杀熟用户的算法,要学会“善”用算法,赋能生活,而非一味被动的被算法牵着鼻子走。
当技术成为时代的“座驾”,算法技术嵌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技术要适配人,人也需要适应技术。用户需要学会适应算法的运行思维,不断提升数字媒介素养,增强对算法的“喂养”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同时,可以进行多平台比价,多做比较,对于不公平的“杀熟”现象敢于说“不”。
媒介技术研究者尼尔波兹曼曾说过:“技术既是恩赐又是包袱,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因而,辩证看待算法“杀熟”现象,“善”用算法,双向互动,拿捏其逻辑,使之更人性化,符合其需求,进而赋能生活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