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典引经:常用历史典故之九
安 文
66 睢园绿竹:
典故源自西汉梁孝王刘武梁园(睢园),园内绿竹茂盛,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象征文雅、豪华和盛世之景。王勃《滕王阁序》引用此典,旨在赞美滕王阁的盛况和与会者的文采。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这里的“兔园”即指梁园。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有描述:“睢水自睢阳东南流,历于竹圃(即睢园),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进一步印证了梁园中绿竹茂盛的景象。
67 气凌彭泽之樽:
典故源自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辞赋家、散文家。他曾任彭泽令,因不满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愤而辞职归隐田园,过着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王勃《滕王阁序》引用此典,赞美滕王阁宴会上宾客们的豪情壮志和文采飞扬,同时也与陶渊明这样的隐逸之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8 邺水朱华:
典故源自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公宴诗》,描绘曹植与兄弟及曹操幕下文人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交游,观赏到邺水旁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并用“朱华冒绿池”来形容荷花的娇艳欲滴和光彩照人。这一典故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还反映了曹植及其父兄所代表的建安文学时期的文学成就和文采风流。王勃借此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具有很高的文采。
69 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借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以文学创作才华著称。谢灵运诗歌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勃借此典故,将与会文士的才华与谢灵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们才情的极高赞誉,不仅体现了王勃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展现了他对当时文人学士才华的自信和赞美。
70 四美具:
刘琨《答卢谌诗》提到“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分别对应着妙音、美食、好文、趣言,这四种美好事物被后人概括为“四美”。在《滕王阁序》,王勃借用“四美具”这一典故,形容宴会中音乐、饮食、文章、言语这四种美好事物都已齐备,营造出一种欢乐祥和、文化氛围浓厚的场景。这一典故运用,不仅展现了王勃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宴会氛围的深刻把握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