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李女士使用共享充电宝,因租借时长超出不足 1 分钟,却按 60 分钟计费一事引发关注。这种“超出 1 秒钟按 1 个计时单位收费”的做法,看似符合规则,实则有失公平,亟待规范。
共享充电宝,曾被视为解决现代人手机电量焦虑的“救星”,在人们外出极易电量告急的场景下,它能迅速解燃眉之急,为大众带来实打实的便利。但随着市场急剧扩张,这项便捷服务却走起“涨价不归路”,沦为消费者口中的“价格刺客”。当下,各行各业的增长红利已然消失,只能从市场挖掘利润。共享充电宝行业更是如此,面临赛道内竞争白热化,不少品牌都在探寻新的增长路径。企业想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无可非议,但归根结底还是得以服务消费者为根本。就拿收费模式来说,要是总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吃了亏,企业即便短期内获利,但长远看,无疑是自毁前程,危及行业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让共享充电宝这颗“电量救星”重归“共享”初心?一方面,监管利刃必须出鞘。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整饬市场秩序,助推计费规则合理化。比如京津冀消协联合调查后发出的行业建议,以及深圳消协发布的全国首个《共享移动电源行业自律公约》,都为各地监管部门提供了实操范本。另一方面,共享充电宝企业要守住底线,清晰地向消费者公示收费、扣费细则,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别再用“价格模糊、标注不明”来打擦边球。其次应制定合理的动态计费,依实际使用时长精准收费,摒弃简单粗暴的“向上取整”。共享充电宝的生意本质是关于时长的生意,用户借走的时间越长就越赚钱。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用户短暂的使用时长,而应聚焦于品牌自身的长远发展。毕竟,品牌的“生命时长”才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
面对“超1秒按30分钟收费”这样的“霸王条款”,消费者不能坐以待毙,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有关部门举报等方式,要求企业修改不合理的收费规定。同时,消费者在使用共享产品时,也应该仔细阅读收费规则,避免因为不了解规定而陷入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