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明的对比(56)--第十三章之永久和平方案的实践----欧盟

合一和平 最后编辑于 2024-12-17 14:46:12
502 0 2

七、永久和平方案的实践----欧盟

十七世纪法国作家圣.坡埃尔(1658--1743)《永久和平方案》一书把“永久和平”当作一种崇高理想,要建立欧洲的“联邦政府”。后来为德国的布莱尼兹(1646--1716)、让.雅克.卢梭(1712--1778)、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所承接而大大发扬。

卢梭认为:如果人民没有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权力,一切听由君主决定,永久和平的方案就不可能实行。这是卢梭的民族主义因素,也是启蒙时代的一个精神特点。要打仗的是君主,而不是人民,所以只有人民享有主权,才会有和平。

康德《永久和平论----一个哲学方案》写于1795年。他说:在非共和体制下的国家,人民不能主宰国家的命运,战争无损于统治者本人,所以他可以因微不足道的理由而轻率发动战争;只有欧洲各国在“共同体制”的基础上联合为“联邦”,才能缔结一劳永逸的结束战争的“和平盟约”。康德的“权利原则”是说人人都享有应有的权利而不受干扰,到那时就有了世界大同和永久和平。

美国在宣布独立后能够组织起一个“合众国”来,为什么欧洲的民族国家就不能把古已有之的统一理念加以实施,组织起来一个“欧罗巴合众国”呢?1848年在布鲁塞尔、1850年在法兰克福、1859年在巴黎、1867年在日内瓦都举行过和平大会。

上个世纪成立的欧盟,正是这种思想的实践,虽然困难重重,但绝不再是“世界大同”和“共产主义”的乌托邦。

“欧盟”源起“欧共体”。“二战”后经过“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开始复苏。1958年“小欧洲”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开始执行头年签署的“罗马条约”,决定成立煤钢、原子能和经济等三个共同体。现在的“欧盟”已经拥有二十多个成员国。“欧元”问世后,珐琅、马克、里拉、荷兰盾等等已经成为历史名称。

“欧洲联盟”在世界上那么多区域性国际组织中,是机构配套最齐全、立法程序最完备、经济生产、信息通讯等等各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最高、把许多民族国家连接在一起的“实体”。它按照“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建立起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和欧洲“政府”(执行委员会)。欧盟的一套机制和中央银行是独立于各个成员国的;成员国通过各种会议对日常工作的班子实行监督。每一项重要的欧洲立法,需要在“欧盟”的部长理事会、政府间首脑会议,欧洲议会上通过,还需要经过成员国的或者议会,或者是“全民投票”的决定,“欧盟法”和“国家法”的协调,是颇费时日的工作。

现在“欧盟”成员国的公民有两本护照,欧洲护照和本国的护照。

“欧盟”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法国“大陆型”的“民族主义”和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海洋型”的“民族主义”的不同。现在英国经过“全民公决”已经退出了“欧盟”,欧洲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并存必将是长期的,但总的趋向是“民族主义”会悄悄地淡化,“欧盟”逐渐东扩。

欧洲文明,特别是进入近代史以来,谁也不能否认它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上,是属于前列的,它不可能不“扩张”到其他落后的地区,并对之产生影响。欧洲的文明史贯穿了四个核心精神,即科学、民主、自由和人权。

2024128日至10日中共代表团访问了欧盟总部。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合一和平
  • 西江月
发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