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汉字一二四:简
中国学语言学册汉字篇
安 文
古人常说:大道至“简”。《说文》讲,简,牒也。从竹,閒聲。是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狭长竹片。简是竹子所制,竹片之间有空间,遂用“竹”与“间”的意象共同组成“简”。再看 简的小篆上“竹”,或“竹简”。“大道至简”的简为何要用“竹简”的意象?如果看看竹简,遂感汉字精妙。古人写字不似现在用电脑或纸张,可无限连篇累牍,而是在竹简上刻一个个字。竹简非常难得,而且一条竹简也难刻几个字。所以,选择刻下的每个字,都一定是最精妙、最能接近本质的。这也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了。
什么是最接近本质的?汉字“简”中有没有天机隐藏?简下面是 “门中有月”。造字中,月光从门与门之间的缝隙透过来,呈现了“閒”的含义。后来,“閒”中之“月”变成了“日”,成为“间”。“日月”在中国文化中有光明的意象,且日月之光,天下皆可见,黑暗之中,见日月则见希望。从这个角度讲, 门中有月的“间”,是黑暗中一扇门打开一点间隙,让日月之光透了过来。只是这一点点光,足以让人窥见“天机”,也足以把“黑暗的房间”照亮。就像人在迷中,被覆盖在“冖”之下,天门开一点缝,于是天光透漏,看到了真正天地宇宙的样子。从这个角度上讲,“简”字中的竹简及“门中有月”,是在竹简中用最简单的语言写下天地、宇宙、生命、人体的真象——这个真象,是为了让人在无明黑暗的迷途中,不至于迷失。于是,上天总是留一点时机,偶然天门大开,日月之光透进,照亮人心。
而这份光,就是那个“大道”。而“间”里门中之月,也换成“日”,似乎也在昭示,最后,这光会从原来的细细微微,变成真正的光。因为月光毕竟只是反射太阳光,本身并不是光;太阳才是真正的天地之光的来源。
大道至简,如同“日月”之光,可以照亮人心。真正的“大道”一定没那么复杂,一定如同日月一样是普世的,可以温暖每个人的,是平实、不脱离生活的。是朴素到似乎都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我们却永远不能离开他,就像人世间不能没有日月。
所以,会发现,在中国的文化中,佛家都在讲“善”字,讲慈悲。而道家都围绕“真”字,讲返本归真。儒家是个“仁”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真正的“大道”,确实最简单,越大越简单,其实越高级。所以,可以贯穿生命生活每一部分,不分年龄种族,每个人,每一层的生命都可以懂。遂可穿透人心,直达本质。也因为简单,往往被人忽视。
金字塔模型。人,往往已经习惯绕着圈子想事情,也习惯了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似乎这样更加高深莫测,也就越来越偏离大道。我们往往认为,生命的模型是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越复杂越高级。但其实真正的生命模型,是金字塔,越往上越简单,层次越高;越往下,分支越复杂,说法也越多。
就像一个汉字。“道”一个字,可展现层层内涵。当把“道”字稍微复杂一点,再加一个字,“大道”“小道”“道路”“道家”“道士”“道教”“知道”“赤道”“味道”“霸道”“家道”……其含就小了很多,越来越限定了。一个个体生命的演化也是这样,一个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出不同的功能的细胞。干细胞是最开始时产生的,但他的分化能力最强,功能也最强大,后来的细胞都由干细胞分化,需要什么就可分化出什么,并无需进行所谓“细胞进化”。当然,分化后的细胞,其功能就固定化了,而且会越来越固定。
举个更简单例子。譬如一粒种子,在种子时期,就已具备了长成一株植物的所有要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包括他们什么时候长出,什么时候掉落,这份密码在这粒种子中就早已经写定。而种子萌发过程,只不过按照定好的这份密码,在外在条件的激发下一一完成。这就是什么时机,出现什么环境,成什么事。
种子是这样,人的个体生命演化也是这样。一粒种子是一个世界,人体其实是个小宇宙。那宇宙的演化呢?是否一开始产生,就已经定好了未来所需要的一切要素,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当然还有人。
很多时候,越来越感到,在"无涯"岁月流传,形成了诸多观念,时常看到自己,或身边人被观念主导。什么是观念?就好像很多时候,我们回答一个问题时,往往可以不假思索。比如,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大爆炸。人是怎么来的?——猴子变的。地球年龄有多大?——46亿年。万物如何繁荣?——由简单到复杂进化。但如再深究:这些结论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从哪里来的?往往难以说出一二,或并不能很圆融的解释。这些往往就是观念,这些观念往往是外加的。
但观念,往往并非真象,或者与真象背道而驰。当被观念主导时,往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观念往往是复杂的,人在观念中,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就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会让人认为,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与人竞争:当与人竞争时,外界就多了对手和敌人。因为到处都是对手,对手千姿百态,人就需要千方百计的想出各种方式与人“争”,在各个领域“内卷”。人与人之间会多了很多屏障和障碍。心思会越来越复杂,人会越来越累,沟通成本会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交流也就难以用心,而多用“外在的条件”衡量。
但这些,皆是观念所化,古人认为:人各有命。只需做好该做的,完成自己的天命.而人与人相遇是缘,交往只需真诚、善意、包容。是不是很简单?简单且轻松。于是,那时的人,有更多回旋余地,有时间去真正触达生命的本质。不为物迁,不为名累。所以,自来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越往后越复杂。
回归本质,回归简。当陷入复杂困境时,当看到很多问题似似乎无解时,或许“回归简单”是一条很好的路。这个“简单”的路,其实就是一条“返本归真”的路。返回到问题的根本上去。
有次聊天。朋友问:现在房子还能涨价吗?其实这个问题如用经济学、社会学、各种政策等理论分析,很复杂。但如回归到根本上就很容易。根本的问题就是:房子根本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住人的。既然这样,就看一下:这个土地上有多少房子,多少人?答案不言自明。这世界上,无论怎样“繁华”,都会回归到本质上去。人的遗憾,在于往往把一时现象当成永久。所以,人会错判。最近看到很多人聊到现在大城市的新穷人——住几百万的房子,却有几十年的贷款。经济寒冬中,受最大冲击的大致就是这样一批“中产”——高斯曲线中的大多数。可是,寒冬,钱不像春夏时那样丰饶了。我们看天地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什么时候最能看到天地本来的样子?冬天。万物掉落时,很多事情就看清楚了。天地不言,自有智慧。从前,冬天要收敛收藏,是沉潜静思的好机会。夏秋的繁荣易让人迷失双眼,所以,冬天,万物凋落,大地袒露,一片赤诚,是我们看清世界的好时机。
好多朋友说,冬天很难,现在严寒将至,寒冬难过。但,冬天,确是机会。如果回归简单和本质,会在冬天里看到机会——看到梳理自己的机会,看到打破“观念和虚妄想法”回归生命根本的机会。智慧的人,从来不在冬天抱怨,而是在冬天看世界,看人,看天地,回归“简”。然后,才有在春天再次生发的机会。
“简”字,藏有天机。偶然抬头,看到天边一团白云,甚是生动。而其上方,有一片黑色的云。回转身,发现刚刚的云已变了形状,黑云似乎突然压下来,要将白云吞噬。我呆在原地,静静看黑与白的角逐,看那黑一点点将白完全覆盖,吞噬,直到占领大片天空。依旧静静等待着。于是,又看到那黑慢慢散去,天空又透出一点点白,慢慢变大,晕染开来……于是,想起杨慎的《临江仙》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