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明的对比(50)--第十二章之工业革命

合一和平 最后编辑于 2024-12-11 09:53:05
898 0 1

三、工业革命

如果说政治革命改变了欧美国家的统治秩序和结构,那么,18世纪出现的工业革命则全方位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从而使人类社会不可逆转地走向了以科技、工业和市场为主导的近代社会。

在欧洲是先有“商业革命”,商业带动了工业的进步,才有所谓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绝对不能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

“地理大发现”作为历史发展一个突破性的标记,乃是此前几个世纪物质生产积累的结果。从十五世纪起,载重千吨的威尼斯大船通向叙利亚,把那里的棉花运至欧洲;热亚那的大帆船载重量已达一千五百吨,十六世纪的葡萄牙巨型帆船货运量达到二千吨,船员和旅客可达八百余人,欧洲的造船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记录。

航海把淘金、经济开发和宗教传播结合在一起了。

工业革命导源于英国,是因为所实行的制度不同于欧洲大陆的君主制,实行的是议会制,议会的后盾是商人和资产阶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国家财富的稳定增长视为民族政府和人类活动唯一合法的目标。英国内部没有关税和商业税,运费低廉,海外广阔的市场为国内工业品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十八世纪的英国经济已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在先后战胜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早期殖民主义者之后,在本土以外还打了两场对英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即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和1775--1783年的美洲战争(美国独立战争)。这两场战争从军事上讲英国是一胜一负:“七年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巴黎和约》使英国得到了法属北美殖民地并加强了在印度的影响。“北美战争”英国虽然败了,于1783年宣告承认美国独立,但是这场战争并没有损害英国的商业利益,英国“放弃”了过大的“军事胜利”,以求保全和扩大它的市场和维护它的经济发展和优势。1782年英国向美国出口总值1250万镑,到1790年为2000万镑。

“工业革命”从“动力革命”开始。蒸汽机一旦出现,当然不只可以装备纺织工业,其他工业部门必然普遍得益于这种新的动力。采矿业、运输工具、公路运河、铁路得到了大发展。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和他同时代的许多技术改造的发明家,都是与商人结合起来的,成为商业公司的合伙人,他们的技能和发明立即就能够用于改进商品,增加商品产量。

“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到工业经济上来。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土地是轮作制,即有一半的土地休耕,让牛羊马匹在这块地上吃草,19世纪前南欧一直是这样;北欧则是三田轮作,即春秋各种一块地,还有一块地休耕;英国不同,十五世纪自发的“圈地运动”将农地分成四块,两块种植谷物,两块种植牲畜饲料,来年调换种植,这样养了地,提高了谷物产量,还养了更多的牲畜。到十八世纪初英国议会颁布《共有地围圈法》,允许原来由租佃民共同所有的土地,变成大的私有农场,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圈地热潮。私有农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处境悲惨的农民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十八、十九世纪时这种“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衔接,政府通过数以千计的圈地法案使土地的集中和把种植农业作物的土地变为放牧场,渐渐地使土地同资本企业挂钩,大土地所有者成为与城市工商业联手的农业资本家。棉花、羊毛不再交给庄园里的工人去纺纱织布,而是转由工厂代劳,这些工厂拥有最新发明,动力机器开始使用,市镇人口节节升高。

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将“市场经济”与现代资本主义的结合。在“竞争”中出现了合股的大企业、托拉斯和卡特尔等垄断性工业组织,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充满了复杂而激烈的竞争。“竞争”既是非理性的,又推动了文明社会的进步,因此又是理性的。

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理论的广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从蒸汽机到电气,从棉花到钢铁,从平面运输到立体运输的大跨越,促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垄断和集中的新的阶段。电报、电话到无线电报,为无线电话和电视铺平了道路;新能源石油促进了内燃机、汽车、航空业的发展。

英国的领先地位是在欧洲各地几个世纪技术创造的积累中实现的。因此,英国“工业革命”很快就成为西北欧的“工业革命”,而不只是英国一国的现象。

比利时的工业革命大致完成于1840年;法国到19世纪60年代后期也完成了工业革命;德国到19世纪80年代亦完成了工业革命。以生产、原料和市场为主体的经济方式,使世界连为一体,每个地区都成为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工业革命的国家提出了这样的远景:它将带领过去只够活命、饱受艰辛的平民百姓,迈向一种无可想象的富裕。

“工业革命”把原来的社会结构彻底打乱了,产生了两个新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府对待工人运动,除了在尖锐冲突时采取镇压手段,还通过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立法计划缓和社会矛盾。第一个实行广泛的社会立法计划的是1883年的俾斯麦。随后其他欧洲大陆国家仿效,一项几乎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制度便在十九世纪最后一二十年到二十世纪初在欧洲普遍建立起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再那么尖锐,而中产阶级的妇女,受过良好的教育,主要责任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不仅关心全家人的身体健康,还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巴尔干由于是列强必争之地,处于几乎遍于欧洲的“工业革命”的边缘。

美国比较早地紧随西欧大国之后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日本也在“明治维新”后,在强有力的“从上到下”的“西化”运动中发展为炙手可热的工业和军事强权。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合一和平
发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