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去年组团北上旅游的云南大象,以及多次到农户家登门拜访的新疆雪豹;今年,我省又曝出野猪成患,其中我市溧阳就有野猪千只左右,是野猪致害较为严重的地区。秋收期间,更有新北区孟河及沿江一带的白鹭过多的烦恼。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我们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方面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人类进化“升级”之路上,人类最大的转变是从猎物变为捕猎者,最后由捕猎者变为了滥杀者。当发现生态遭破坏,严重影响自身时,人类开始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但生态并没按照自然界的常态恢复。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机制和薄弱的功能,食物链断裂或缺失,出现部分物种因本身繁殖及适应能力强而泛滥成灾的情况,再次影响到人类正常生活,成为动物保护“新的烦恼”。
当下,人类可以有一万种理由及一万种方式,杀死任何一种野生动物。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来看,这貌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人类疯狂猎杀野生动物的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自然界的生态本身就是环环相扣的,过度猎杀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必然崩塌,最终影响的还是人类自身。
所以,问题对策的第一步,还是要坚持最大的保护,实现生态平衡。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1781年提出“人类以外的动物们终将重获被人类暴政剥夺的权利”。人类的“为所欲为”还没来得及洋洋自得,教训便纷至沓来,肆虐的自然灾害,持续的各类病毒,无一不是对人类无情的反噬。这些史无前例的灾难也在提醒人们,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大繁荣,是极其脆弱的。基于现实及逻辑,加大物种保护力度是扭转形势的关键,可以减少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流失,给恢复地球生机提供希望。这,不单单是我们的行星问诊,也是人类文明的荒野求生。
当然,面对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冲击人类事件,我们也要在科学引导、尽力完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时干预,实现最大的平衡。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野生动物的活动不断被挤压,而当某一野生动物数量太多又缺足够天敌时,它们必然会闯进人类的区域,尤其像野猪这种杂食性动物,一旦数量过多,必然会破坏庄稼甚至伤人,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科学论证、定期定量组织捕杀。如澳大利亚的“国宝”——袋鼠,保护后的泛滥也曾是当地一道难题,因为大量的袋鼠不但肆意进入人类的生活区随意破坏,大量食草还造成了草地的退化、沙化,所以澳大利亚政府根据每年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定期定量地捕杀,让袋鼠种群控制在一个良性的范围内。
还有就是要保持最大的善意,建立有机隔离加探索保险补偿机制。事实上,现存野生动物在数量和种类上,对人类的生存早已构不成威胁了,反倒是人类随时能让某种野生动物永远消失。所以,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威胁要远大于野生动物对人的威胁。如何在冲撞中共存?人类在继续做好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保护和修复,保持最大程度的“容忍”“牺牲”的同时,也要探索建立缓冲带、隔离带,尽量减少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直接冲突。今年年初,国家林草局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了《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建设隔离防护设施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一方面有效阻碍野生动物脱群伤人,另一方面提示人类不要随意进入野生动物领地。同时,对因受野生动物影响的,依法补偿、探索保险外,还要积极引导移民安置、调整农业结构等。
救赎野生动物,其实就是救赎人类自己。一长串黯然消逝的野生动物名单,冷冰冰地指向人类在这颗孤独星球上灾难一般的未来。人类没有剥夺其他动物生存的权力,人类在这个地球也需要更多的朋友。高尚而睿智的人类思想中包含着由己及人、再及他物的普世怜悯情怀,作为地球最顶级的智慧存在,知道无法“独善其身”的人类应该更加关注自然、关注朋友,像珍爱人类自己一样,珍爱自然、珍爱环境、珍爱动物,努力减少那些人畜之争,让地球村里的生态、生活更加和睦、更加和谐!
作者:老虎不哭
来源:常州日报 12月4日 A03版:文笔塔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