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王朝国号之三:三国、南北朝、隋
中国学历史卷古代册综合篇
安 文
三国
魏(220年—266年)
魏,曹操曾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后升魏王。其子曹丕称帝,遂以之为国号,史称曹魏。
蜀(221年—263年)
蜀,刘备割据四川,定都成都,国号为“汉”,以恢复汉室天下作为号召。但此地本属先秦古蜀国范围,故被曹魏称为蜀国,史称蜀汉或蜀国。
吴(222年—280年)
吴,孙权占吴郡(今苏州市)等地,春秋时原属吴国,所以国号称吴,史称孙吴。又因长江从九江至镇江一段呈南北走向,时人由西向东渡过长江才可来到吴郡,故又称其为东吴。
晋朝(265年—420年)
晋,司马昭在魏时消灭了蜀汉政权,曾被封为晋公、晋王,封地在山西省上党郡,属于古代晋国旧地,所以为晋王。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即以晋为国号,都洛阳,史称西晋。后为匈奴贵族刘渊攻灭,晋室宗族司马睿渡过长江来到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相对洛阳,建康方向位于东部,史称东晋。
西晋是以东汉以后又一个一统天下的王朝,不过寿命很短,从265年晋武帝篡魏到316年五胡乱华长安失守,西晋共存在了51年,其中统一天下时间则为37年,历经四帝。晋朝国号来源于开国皇帝司马炎父亲的封号。司马昭起初被魏帝曹奂封为晋公。晋朝开国前一年魏国再次加封晋公为晋王,司马炎继承晋王篡魏后就以 “晋”为国号。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北朝,东晋灭亡到隋朝一统,中国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先后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并存,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并存,三个时期五个朝代。南北方大体隔长江或淮河对峙,故称南北朝。最后阶段南朝为陈,北朝是吞并北齐的北周。
隋朝(581年—619年)
隋,杨坚父亲杨忠在北周时期敕封北周隋国公,杨坚又从随国公进爵为隋王,封地在湖北随州,古时是随国封地。杨坚依靠的开国集团却是关陇集团。这个集团发源于北魏河北六镇的镇守将领,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为解决北方柔然族的侵扰,设置六镇。六镇将领累计军功逐渐成为北魏的柱国、大将军。其中武川镇逐步移镇关中、陇山一带,成为北魏分裂后西魏的主要支持力量。杨坚的祖上就是柱国、大将军,历经西魏、北周,通过军功、联姻掌握政权,代北周为皇帝,并一统天下。可以说隋朝利用的仍然是关中的物产和兵源。公元581年,杨坚灭陈统一,遂以隋为国号。
隋朝跟秦朝很相似,都是强盛一时,又十分短命。自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1年以隋代周到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位给李渊,隋朝共享国38年,历三帝。隋朝也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的王朝,当时天下自西晋灭亡后已经分裂了两百多年,杨坚出世重新统一天下,让大一统思想再次深入人心。而隋朝国号则源于杨坚父亲杨忠的爵位——随国公。等杨坚继承父亲爵位并取代了北周的统治权后,按照惯例以爵位“随”为国号,但随这个字有走的意思,作为国号不吉祥,于是便改为“隋”为国号,但隋朝仍未逃脱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