龘常州 乡愁 延陵邑城 中国学常州卷自然册地理篇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10-28 11:54:22
1020 0 6

常州 乡愁 延陵邑城

中国学常州卷自然册地理篇

 文

据陈伟堂先生介绍,常州至迟于战国时期已建有延陵邑城。晋太康年间(280-289)常州建内子城,至唐初几经修废。唐末和五代是江南城市修筑高峰期,大部分江南城市都是在这时基本成型。如杭州城于唐景福二年(893)扩建,湖州于景福二年重修罗城。常州也在此时开始大规模筑城高潮,唐景福元年(892),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遣唐彦随权领州事重建内子城,城周长2里318步,城高2丈1尺。五代十国时吴顺义元年(921),常州刺史张伯悰增筑外子城,南宋绍兴二年(1132),时任知州俞竢重修。内子城在运河北岸偏西,是中国传统的方形城区,而外子城沿内子城向东、南两个方向展拓城墙,筑转垣周回7里30步,高2丈8尺,厚2丈,城外挖城壕,开四门:东曰迎春,今局前街与原市河相交处;南曰金斗,今北大街南口;西曰迎秋,今邮电路中段;北曰北极,今北直街北口,俗号金斗城。余幹诗云:“毗陵城如金斗方。”外子城平面轮廓仍略呈方形,四门虽不正对,但城内街道仍平直规整,面积比内子城扩大了三倍,城南已与江南运河故道相邻。

  吴天祚元年(935),刺史徐景迈筑罗城,使外子城和城外民居与江南运河渐渐连为一体,罗城夹运河而筑,城垣周长27里37步,开9门,面积比外子城扩大了5倍。两宋常州城仍其旧制。武进县衙在金斗门内街东(原市政府),晋陵县衙在东钦门内(约今屠一道根艺馆一带),因新坊桥距两县治均为2里,故以新坊桥为界,分管东西。

  罗城是常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垣,据日本学者斯波信义的统计,宋代常州府城规模仅次于两宋都城东京汴梁、杭州以及苏州,位居全国第四。罗城呈不规则的纺锤形,城垣曲折,城中部宽阔,南北间距近5华里,东西近10里。常州城从唐末2里扩张到27里,增长了10倍多。

   明洪武二年,常州驻重兵,守御官中山侯汤和因罗城大而难守,遂收缩东南西三面,在罗城内改筑新城。赵怀玉《亦有生斋乐府》诗云:“危城四十里,地郭力不支,汤侯筑三面,敛彼东南西。”新城周长10里284步,高2丈5尺,有7门。城壕宽16丈,深2丈,设水关4座。明成化十八年(1482),知府孙仁重修,城垣易以巨石,新壁增高3尺,史称“雄伟壮丽”“雄踞一方”,常州成为“东南一巨镇”。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子兵
  • 善舞
  • 溧阳小蒋
  • 一休哥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