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努力将基层干部“解放”出来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4-08-28 09:50:52
13708 0 2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的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由此也可见为基层减负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根基。然而这些年,基层干部常常被形式主义困扰,负担过重,这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19年3月,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同时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2020年4月,中办又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对困扰基层的种种形式主义问题靶向施治。今年1月29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加上这一次《若干规定》的出台,可以说中央是持续跟踪,为基层减负做到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但尽管这样,我们深知,为基层减负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任重而道远,时刻不能放松。

基层干部负担过重,根子在形式主义。党中央决心解决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轻负担,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基层干部从各种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能将更多时间和更多精力,用到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上去。

要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基层干部常常抱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或者为开会而准备这样那样的材料。忙于各种会议,准备各种材料,已成为基层干部沉重的体力负担和精神负担。有基层干部反映,一周要开十几个会,甚至同一时间有两个会要参加。究其原因,一些上级部门始终没有摆脱“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惯性思维。有的认为不开会就没有体现重视程度,有的推动工作办法不多,一有任务,第一反应就是“开会传达”。一些工作的开展与推动,要不要开会,开到哪一级,会议的规模与时长等等,要有相应的规范。一些会议内容、要求也不能上下一般粗,缺乏针对性、指导性。此外,还要提高文件、会议质量,不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件,不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

要将基层干部从繁琐考核中解救出来。考核是指挥棒,是风向标。但是,如果考核过多过频甚至异化成“为考核而考核”,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应付考核就会成为基层工作的“工作日常”,该落实的任务、该解决的问题,反倒成了“次要任务”。要从规范考核方式、优化考核流程、精减考核指标三个层面为考核“瘦身”。要完善考核办法,减少考核频次,防止多头考核、层层考核。要聚焦“多考合一”,将由多部门、多条线开展的多项检查考核进行优化整合,切实减少考核频次,尤其要防止一些上级部门通过设置考核指标强化部门权力,甚至将考核、问责等手段,等同于责任下沉的“甩锅”。

要将基层干部从各种App中解脱出来。近年来,政务App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过多过杂的App以及“僵尸类”“空壳类”App,强制推广、滥用积分排名、过度留痕,网络工作群中的强制点到打卡、即时响应……一些政务App滋生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真情关爱基层干部的务实之举,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当然,我们也要从实际出发,做到该清即清、该留则留,防止“一刀切”。在摸清底数、建立清单目录、对面上问题抓紧整改基础上,推动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机制。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事情多任务重,不能被形式主义束缚手脚。我们只有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久久为功,坚持“常”“长”二字,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全神贯注干工作、心无旁骛创事业。

作者:周二中

来源:常州日报 8月28日 A03版:文笔塔 观点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月满西楼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