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立秋养生指南
【健康养生】立秋养生指南
立秋
三候寒蝉鸣
二候白露生
一候凉风至
立秋虽然到了,但还尚处于“三伏天”期间,暑气一时难以消散,气温降低仍需时日。
立秋有“三防”
防 燥
立秋后,早晚天气稍感凉爽,燥气从此开始逐渐盛行,容易化作燥邪伤及人体。此时,应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
防 “散”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应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防 寒
立秋后,“秋老虎”尚在,但早晚已可见丝丝凉意。俗话说,“立秋一日,水冷三分”,立秋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在居家环境中尤其是夜间,空调不要开得过低,必要时适当关窗保暖。此时,不应再过度贪凉,而是应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在气温较低时着薄衣以御寒凉。日常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脖子、后背、脚部,这些血管最丰富的地方也应适当保护。
立秋有“三要”
要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让我们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为宜。除了做到早睡早起,还应争取每天午睡半小时。
要运动发汗
初秋季节,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来发汗,缓解燥邪。对于老年人来说,做些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只要达到微微发汗的程度就好。
要饮食清淡
民间素有立秋“贴秋膘”一说,肉类也往往是大家的第一选择。
但现如今夏天有冷气空调,大多数的人已少有苦夏的经历,一味进补已不再适宜。
再加上患有胃肠道、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较多,这类人群并不宜摄入太多肉食。故而大家仍应遵循平衡膳食原则,重点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保证足量饮水。
立秋养生小技巧
按摩养生防感冒
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预防秋季感冒有一个简便易行的按摩方法——擦迎香。方法: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立秋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过敏原较多,哮喘等顽疾多在此时节复发,建议摩喉预防哮喘。具体方法:上身端直,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虎口对住咽喉部,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经常揉腹健脾胃
中医常将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人体五脏中的脾与长夏相对应,此时湿气容易困脾。而养脾重在清热、去湿,适当多吃山药、薏米等食物。还可轻揉腹部,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向上吸气、向下呼气,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情绪养生收悲绪
夏秋之交,随着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一时的内分泌紊乱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
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多和朋友家人交流,莫让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绪当中。当感到情绪低落时,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办法,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烛剪红妆
-
双桂女
-
萧潇飘逸
-
lzz_
-
细水潺湲
-
小花尖尖
-
韩信
-
凤凰
-
曲径通幽
-
二休
-
八月小龙
-
米眯
-
无所求
-
泉水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