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语(原常言道)2024年8月7日-2024年8月11日新话题

常言道 最后编辑于 2024-08-07 13:37:31
1690 10 3

正在使用中的手机突然被停机,理由是系统监测到“涉诈”异常,若想恢复使用,则必须进行二次实名认证。近来,不少手机用户遇到这样的“闹心”事。运营商的解释是,暂停机主使用是“为你好”。如今骚扰电话很多,一方面确有“涉诈”风险,另一方面也很可能被“保护”误伤。对此,你怎么看?请注意,每周日晚截稿)

即日起,《文笔塔·观点》版每周三出版

8月7日常言道刊发名单:

也有人说、雨滴项链


A0320240807C.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一休哥
  • 顺其自然者
  • 莺语
发送

10条评论

  • “涉诈”停机背后:安全与误伤之思
    在当今数字化生活的浪潮中,手机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近期不少手机用户遭遇“涉诈”停机风波,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从安全保障的角度来看,运营商采取“涉诈”停机措施有其必要性。随着网络诈骗手段日益复杂,诈骗电话和信息无孔不入,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困扰。运营商通过系统监测,对疑似涉诈的号码采取停机措施,是在源头遏制诈骗行为的扩散,是守护公众财产安全的一道防线。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体现了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净化通信环境,降低诈骗发生的风险,保护广大用户免受诈骗分子的侵害。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用户被“误伤”。一些正常使用手机的用户,仅仅因为通话行为稍显频繁,或者与某些地区有业务联系,便被系统误判为“涉诈”,手机突然停机,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手机停机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接收学校的通知、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甚至影响到一些线上课程和考试的参与,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节奏。而且,二次实名认证的流程有时也较为繁琐,需要花费用户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精神负担。
    这一现象反映出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虽然系统监测能够基于一定的算法和数据模型进行风险判断,但它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思维和复杂的现实情况,难免会出现误判。同时,这也暴露出运营商在执行过程中的沟通不畅问题。在停机前未能充分告知用户停机原因和申诉渠道,在停机后也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用户的问题,导致用户的不满情绪加剧。
    为了更好地平衡安全与用户权益,运营商应优化监测系统,引入更多的人工审核环节,提高风险判断的准确性,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在采取停机措施前,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详细告知用户停机的依据和申诉途径,停机后也要迅速跟进处理用户的申诉,确保用户的正常使用权利能够及时恢复。对于被误判的用户,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和道歉,以弥补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涉诈”停机背后,是安全保障与用户权益保护的双重诉求。只有通过运营商、用户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才能在有效防范诈骗的同时,保障好每一位用户的合法权益,让手机这一现代通信工具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与安心,而非“闹心”与困扰。
    2024-12-31 12:28:37 0回复
    0
  • 手机停机“反诈”:精准与便民应并重

    近期,不少手机用户遭遇使用中的手机突然因“涉诈”异常停机,需二次实名认证方可恢复使用的情况,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运营商以“为你好”为由的停机举措,虽意在反诈,却也给众多用户带来不便,其背后的利弊权衡值得深思。
    在电信诈骗猖獗的当下,运营商通过系统监测实施停机措施,出发点无疑是积极的,旨在保护用户财产安全,防范诈骗风险。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有效拦截部分潜在的诈骗活动,对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不少用户反映被“误伤”,正常使用手机却突然停机,这不仅影响个人的日常通信、工作事务及社交联系,甚至可能因通信中断导致重要信息延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二次实名认证的流程有时较为繁琐,增加了用户的时间与精力成本。
    这反映出运营商在反诈工作中的技术手段尚不够精准成熟,缺乏对用户正常使用与异常风险的精准区分能力。同时,在停机前与用户的沟通机制缺失,未能提前预警或给予用户解释说明的机会,导致用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停机,体验感极差。
    要解决这些问题,运营商应大力提升技术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精准识别涉诈行为,降低误判率。建立完善的用户沟通机制,在停机前通过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及时告知用户异常情况,提供申诉渠道与指导。此外,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运营商反诈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在合法合规、尊重用户权益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手机停机反诈是一场需要平衡的“战役”,只有将精准打击与便民服务有机结合,才能既有效遏制电信诈骗,又保障广大用户的正常通信权益,使反诈工作真正赢得民心,构建安全和谐的通信环境。
    2024-12-20 09:39:35 0回复
    0
  • 精准防诈,勿让用户“躺枪”
    近期,不少手机用户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停机风波,原因竟是系统监测到了“涉诈”异常,要求用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以恢复使用。运营商的解释是“为你好”。诚然,在诈骗手段翻新、骚扰电话频发的当下,加强安全防护、保护用户免受经济损失的初衷值得肯定。但问题在于,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真正考虑到了用户的实际体验和权益保障?
    通信公司通过先进的风控模型监测涉诈风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网络安全防线。该模型能精准捕捉包括长期未使用、话务异常、异地开卡、频繁更换终端等风险信号,甚至能识别与诈骗活动相关联的通信行为。一旦触发风险预警,系统便会自动采取停机措施并要求用户验证身份,以阻断潜在诈骗风险。
    然而,技术的双刃剑特性不容忽视,误判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正常用户无辜受牵连,承受不必要的停机困扰和损失。这种“保护”误伤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也削弱了公众对技术防控手段的信心。此外,二次实名认证作为加强安全防护的一环,其执行过程却往往繁琐冗长,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手机的突然停机可能直接阻断用户与外界的联系,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更为关键的是,运营商在采取停机措施时,往往未能充分告知用户停机原因、恢复流程及可能的影响,导致信息不对称,加剧了用户的不安和不满,进而影响了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
    打击电信诈骗不仅是电信业的责任,也是公民的义务。但维护公共利益必须明确划定界限,以确保不侵害个人的正当权益。用户和通讯公司基于电信服务合同而建立关系,无正当理由停机应属违约,《电信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服务中,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中止对电信用户的电信服务。运营商作为公共用户服务单位,不得假借保护用户权益之名,行侵犯用户权益之实,运营商擅自停机显属违法。《电信服务规范》明确要求,对用户暂停或停止服务时,应在二十四小时前通知用户。运营商如未尽到此项通知义务擅自停机,就违反了该规范。此外,若用户在多次积极配合认证后,仍遭遇运营商的强制停机,这明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禁止经营者对消费者进行强制交易的原则。
    面对电信诈骗的严峻挑战,运营商应持续优化风控模型,减少误判率,并加强用户沟通与信息披露等,确保在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的同时,充分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通信环境。
    2024-08-11 23:04:30 0回复
    0
  • “为你好”为啥变成“让你烦”

      正常使用的手机突然被停机。运营商解释是系统模型监测到“涉诈”异常,并称停机是“为你好”。众所周知,近年电信诈骗活动十分猖獗,诈骗分子境内外勾结极其狡猾,受骗者成千上万,公安部门下了大力气进行打击,老百姓由衷感激。如果手机用于诈骗而被停机,以立即终止诈骗活动,确是“为你好”“为大家好”;若手机成为诈骗对象而被停机,以保护机主财产安全,那更是“为你好”。

      然而用户的感受却是烦不胜烦。出差在外的石女士,发现在家的80多岁的母亲手机被停机;咨询电信客服被告知,电信与反诈中心联动监测到她母亲手机号码异常,所以停机。心急如焚的石女士走过九曲十八弯(省略千言),才让母亲手机复机。可不到24小时又被停机。石女士再按电信要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省略千言),才又让母亲手机复机。但不到12小时又停了。石女士的心情可想而知!

      此事远非孤例。记者以“无故停机”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到9142条相关投诉,除三大运营商外,中国广电、话机世界集团、阿里通信、民生通讯等皆有用户反馈遭无故停机且很难复机。“为你好”成了实实在在的“让你烦”。

      原因何在?运营商未提升系统模型监测“异常”的精准性,留守老人手机用得少、销售人员手机用得多、联系业务短信多、多次插拔sim卡、新卡跨省跨区域使用、儿童手表副卡、所有副卡流量卡,不分青红皂白都成了“异常”;运营商不做善后,停机后不进行用户调查,尽快给“误伤”者复机;运营商与商业道德原则背道而驰,复机手续繁杂,让用户多跑腿。总之,运营商用“反诈中心联动”作盾牌,把方便留给自己,把困难推给用户;不“以人民为中心”,而“以自己为中心”。

      运营商涉嫌已违反《电信条例》《电信服务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维权机构需履行职责、认真关注。
    2024-08-09 13:17:34 0回复
    0
  • “为你好”不该变成“让你烦”

    莺语

      正常使用的手机突然被停机。运营商解释是系统模型监测到“涉诈”异常,并称停机是“为你好”。众所周知,近年电信诈骗活动十分猖獗,诈骗分子境内外勾结极其狡猾,受骗上当者成千上万,公安部门下了大力气进行打击,老百姓由衷感激。如果手机用于诈骗而被停机,以立即终止诈骗活动,确是“为你好”“为大家好”;若手机成为诈骗对象而被停机,以保护机主财产安全,毋庸置疑更是“为你好”。

      然而用户感受的却是烦不胜烦。出差在外的石女士,发现在家的80多岁的母亲手机被停机;咨询电信客服被告知,电信与反诈中心联动监测到她母亲手机号码异常,所以停机。心急如焚的石女士走过九曲十八弯、受尽一言难尽之累(省略千言),才让母亲手机复机。可是不到24小时,又被停机。石女士再按电信要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省略千言),才又让母亲手机复机。但是不到12小时,又停了。石女士的心情不难想象!

      石女士的遭遇是否绝无仅有的孤案?南都湾财社记者以“无故停机”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共有9142条相关投诉,除了三大运营商以外,还有中国广电,话机世界集团,阿里通信、民生通讯等运营商用户皆反馈了遭遇无故停机及很难复机问题。这叫什么?“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本来主观上的“为你好”怎么就变成了客观上实实在在的“让你烦”?原因不难分析。

      运营商不提升系统模型监测“异常”的精准性,留守老人手机用得少、销售人员手机用得多、联系业务短信多、多次插拔sim卡、新卡刚办就跨省跨区域使用、儿童手表副卡、所有副卡流量卡,不分青红皂白都成了“异常”;运营商不做善后,停机后不进行用户调查,尽快给“误伤”者复机;复机手续繁杂,让用户多跑腿。根本原因何在?是运营商用“与反诈中心联动”作盾牌,把方便留给自己,把困难推给用户;不“以人民为中心”,而“以自己为中心”;与商业道德原则背道而驰。希望运营商尽快自纠错误、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消费者维权机构认真关注。
    2024-08-09 08:25:27 0回复
    0
  • “断卡”的同时要畅通申诉渠道

    文 | 李寅初

    手机用得好好的,突然被停机,理由是系统监测到“涉诈”异常,如果想恢复使用,就必须再次实名认证。这样的“断卡”行为初衷是好的,也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但是从法治的角度来说,则涉嫌违法,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因“涉诈”被停机、银行转账失败,类似这样的闹心事,我和朋友就碰到过。我的一个在外省生活的朋友,有几天电话打不通,刚开始以为是欠费停机,最后才发现是“涉诈”异常。又是投诉,又是带身份证现场办理,折腾了小半天才解决。我自己,前几天给一个远房亲戚转账2万元,第一次在某网上银行操作时显示失败,并且提示有“诈骗风险”,最后回答了好几道防诈骗问题之后才再次转账成功。但明明我和朋友两个人都很遵纪守法,被“断卡”“断流”实在是太冤枉。
    手机运营商、银行如此操作,初衷我是完全理解的。最近这些年,电信诈骗高发,相关司法机关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预防电诈、减少损失,许多机构采用了大数据模型,提前介入,对一些高风险账户进行了重点监测。据我查询,在我生活的江苏,仅2022年就拦截诈骗电话4.8亿次、诈骗短信9000余万条,每年精准劝阻群众就达上千万次,止付冻结涉诈账户也有近百万个。这个成效不能说不明显,因此而开展的“涉诈”电话卡断卡、银行卡断流自然有其合理性了。作为一个多次接到诈骗电话骚扰、极度渴望“天下无诈”的普通老百姓,我高度支持这些反诈操作。
    但是所谓过犹不及,需要高度警惕的是,相关手机运行商、银行在“断卡”“断流”时,一定要在法律法规的天平下,统一响应规则、细化操作流程。如果擅自对“啥也没做”的用户停机停卡,那就有侵犯用户合法权益之嫌疑了。即使一时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精准,偶尔有“误伤”,那都可以理解。至少当前可以做到一点:畅通申诉反馈的渠道,及时主动短信、电话提醒用户“断卡”“断流”的缘故,一旦发现“误伤”应及时纠错,甚至还可以考虑给予补偿。
    2024-08-08 16:00:43 0回复
    0
  • 上级可能有相关要求。
    2024-08-08 09:03:16 0回复
    0
  • 公安部门建立的反诈系统么?误伤、致损肯定有,那就不断优化触发模型。预防干预、社会稳定是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不可避免的麻烦也只能克服一下了。通信商严格实名制核对办卡的前提下,如果是机主自愿提供给违法者进行诈骗活动,还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2024-08-07 19:41:20 0回复
    1
  • 以权控制他人。
    2024-08-07 15:19:36 0回复
    0
  • 上期也有人说 雨滴项链,作品刚刚滴
    2024-08-07 13:56:51 0回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