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日入伏高温纪实

秋浦月生 最后编辑于 2024-07-28 14:10:04
20509 3 3

“夏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搖。”

这首《水浒传》里的歌谣多少年来仍朗朗上口,由此可见千百年来夏季的热浪不时裹袭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那时无降温设备。只能手搖扇子自我凉快了。

记得上世记六七十年代,在上海1912年建的斯文里石库门房子。那时夏日天热之际,一般居民无电风扇,只能蒲扇摇风自寻凉快,晚上更是卷一草编席抢着铺在长阳路弄堂马路对面的新昌百货店门口。邻居多人亦拿席子并排铺上,顿时众人坐席谈笑风生,全然忘了酷署带来的烦恼。这也是当年上海滩一大风景线呀!

那时弄堂里有一爿里弄加工场,因加工场人员糊合纸盒时热汗流淌。不知谁想出一个点子,把四五片大厚纸板用绳串起来,挂在梁上,两头各用一根绳子来回拉动,虽风量不大,然而却能暂享风凉,聊胜于无。上世纪的这种困窘状况,可见连买电风扇也是一种奢侈,遑论空调了。

如今家家有电风扇,户户装有空调,如此相比,今日之享受即使当年皇上也自叹勿如。这就是科技的进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民众生活的极大变化。恰逢盛夏又至,孵在家里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不禁感慨有加!

这几天24路公交站附近正在进行铺排管道施工,看到好多个施工人员在烈日下辛勤劳作,为马路公交的便利,不顾暴晒,挥汗如雨的场景。亦为之赞叹。随予之赋诗以记。

赋诗如下:

梧桐叶密蔽长街,塞堵开疏管道排。

无惧暑炎挥汗滴,一番暖意涌心怀。

推土机作业

铲土作业

IMG_20240726_092740.jpg

IMG_20240726_092516.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月满西楼
  • PAL
  • 方块糖
发送

3条评论

  • 谢谢赏鉴!
    2024-07-26 11:08:06 0回复
    0
  • PAL
    还有一种涅就是人工扇风了,当然不用皇帝老爷亲自动手,否则要那么多奴才太监作甚?只是这样的扇法性价比有点低哦。
    办法总比困难多:直接动用储备的冰块,效果能不好伐?告诉你吧,冰块才是真正能降温的啊,比什么扇子都灵,而且皇上还可以衣冠端正,威武霸气,霸气侧漏。
    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夏朝存不存在过,还存疑呢。)王室就懂得成立了"冰政”机构,专事"掌冰",是为"凌人"。
    《周礼》有云:"冬季取冰,藏之凌阴,为消暑之用";"凌人掌冰,正岁(正月),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一一注:凌者,冰也。

    历代相传,弄得西安有了冰窖巷,北京胡同:冰窖口。
    三闾大夫屈老夫子《楚辞》录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都能安享冰镇酒水了,你说巴适不巴适?
    汉武大帝刘彻更是一到夏天,不时的带着一众的嫔妃宦臣们“卧廷清之室",或吟辞赋歌谣,或品瓜果佳肴,就是来段长袖舞、七盘舞、巾舞、铎舞、拂舞、白纻舞,哪怕是"二摆舞"也是可以滴啊,反正又不出汗,何不来它个独凉乐不如众凉乐呢,刘彻的情商不是一般的高啊。我估计他的EQ至少在130以上。寡人不寡,热天照样热闹到嗨翻天,一个会过小日脚的一朝天子啊。
    民间也有夏享冬冰的,当然是有权有势的那种,平头百姓可不是一边凉快去,而是去:汗滴禾下土 吧。至于到唐朝还是这样吧,我是听李绅说的,估计不假,
    至于李大宰相的人品嘛,不说也罢,谁叫他是无锡人呢?

    现在早就有了空调地暖了,人们完全可以玩气温于掌股之中,但夏季多用空调也有麻烦格:

    江城梅花引·伏之恼

    凉机层叠倦驱炎。滴高檐。点低檐。气换珠凝,几遍打音谙。教扰碎声心事乱,偏递续,也难休、多惹嫌。
    再添。又添。绪悒恹。柳杪纤。颖梗纤。树慵草毵。绿阑苍,沉郁浓渐。暑伏深时,雏燕已呢喃。熏闷浅蒸纱裹体,情便腻,梦绵缠、意少忺。

    抛开什么空调病不说,单是那个"飞滴直下三千尺"就够你受的了,所以我只住顶楼,为避扰民,我把空调外机的滴水管加长五米,绕墙下注,欧耶!
    2024-07-26 01:34:30 0回复
    0
  • PAL
    就我所知,古代皇宫里早就有使用水车来带动"扇车"(木制的叶式扇片)转动,这样的自然动力之风不断吹向皇帝老爷的身上,凉啊。不知道皇帝当时有木有穿戴皇袍皇冠呢?穿戴整齐吧,天然凉气,努力白费;如果穿上"皇帝的新装”吧,成何体统耶?小皇子会大叫的啊!二难选择!
    2024-07-26 00:10:25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