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滩簧】运河滋养文化孕育出了滩簧这一戏曲

方块糖 最后编辑于 2024-07-21 13:18:02
1969 2 7

大运河常州段由奔牛入境,至横林出境,全长45.8公里。可以说,横林是运河常州段的东大门,它扼守运河,连接常锡,自古繁华。从古槐滩到新横林,运河见证了这座古镇的繁荣与变迁,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横林东岳庙戏楼1.jpg

在横林东大街,有一座公园,名为古槐晓园。古槐晓园的石碑上,记录着横林名字的相关来历:横林镇原名古槐滩,名称由来已久,早在宋元时,就已出现古槐滩之名。

悠悠运河水,汇聚千年韵味。漫步大运河横林段,感受流淌的诗情画意。

“历史上,运河不仅是繁忙的商业通道,还是一条文脉赓续之河。正因为运河,才有了滩簧。”横林戏曲协会负责人张玉凤说,横林是滩簧的发地。

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古槐滩水运业发达。每到傍晚,渔舟归港,停靠槐滩码头,形成了点点渔火,由此产生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戏曲——滩簧。

赵翼阳湖观戏有感1.jpg

滩簧曲调丰富,柔和温婉,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尽显江南水乡特色。滩簧也叫常戏,解放后又被称为“常锡剧”,现代锡剧也由此衍生而来。

历史上,戏曲界历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戏路”指戏班演出路线与活动区域;“水路”指重要的交通水道。水路带动经济文化发展,也形成戏曲活动的聚集。戏韵悠悠,熏染着这方土地上的风雅生活,吟唱着一方文化与审美的传奇。

现在,横林仍有东岳庙戏楼。每年春季,常州城东共有二十多个节场,节场均设有戏班子唱滩簧。横林镇还有几十座祠堂,凡举行续谱修祠的庆典活动时,均邀请戏班演唱滩簧。

横林滩簧爱好者1.jpg

“以前,交通不便。戏班子去唱戏,走水路是主要交通方式之一。‘跑码头’就是我们戏剧人的行话,意思就是乘船,到各地演出。往西,我们可以到常州城,往东,可以到无锡。”张玉凤说。

现在的横林人,仍喜欢滩簧。如今,它不再是文人雅士的风花雪月,而是老百姓自个儿的生活憧憬。

“滩簧走入寻常百姓家,跟上时代节拍,传统文化才能活起来。”张玉凤说,横林成立了戏曲协会,规模不大,但很具特色。如今,戏曲协会依托传统戏楼等舞台为主阵地,每年在横林镇各个中心广场及村社区表演50多场,滩簧已成为一张横林文化的新名片。

横林滩簧爱好者4.jpg


转载自《常州晚报》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何伯良
  • 泉水涓涓
  • 双桂女
  • 西江月
  • 八月小龙
  • 无所求
  • 月满西楼
发送

2条评论

  • 横林中学张春兰老师也是一位锡剧爱好者。
    2024-07-21 15:50:29 0回复
    0
  • 古槐滩簧常州调,运河滋养文曲星。
    2024-07-21 13:36:52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