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读《易经》《尚书》之一六八
《不迩声色》
中国学国学卷易经册
安 文
《尚书·商书·仲虺之诰》仲虺(huǐ)劝商汤不要贪财好色: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不亲近歌舞女色,不聚敛金钱财物。仲虺,与伊尹并为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仲虺之诰》便是其政治主张的重要体现。
天下没人不喜欢金钱,也没人不喜欢美色,贪财好色,人之常情,连孔子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去卫国,想辅佐卫灵公,治理国家,推行仁义。卫灵公宠爱南子,对孔子并没重用。有次,卫灵公跟南子出行,邀请孔子一道。卫灵公让孔子坐在后面车上,他和南子坐在前车招摇过市。孔子看出卫灵公这个人是重色不重德的,于是生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慨。卫灵公重色轻德,以至于丧失了孔子这样的人才。
东汉汉灵帝喜欢敛财,在宫中设置宫市,邀请大臣来购物。加上卖官鬻爵,聚敛了许多钱财。可是国事也愈加混乱,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宋徽宗敛石,明神宗敛财,都是出了名的。他们或亡国,或失去民心,都是由于大肆敛财而使国家政治腐败的。
由此可见,贪财好色者,难当大任,尤其作为执政者,更要大公无私。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留下美名,就必须过色关,过钱关。当然,这也不是说就不要钱,不要色,合理的欲望,也能激发人的潜能,只要不过度,也未尝不是一种动力。王安石就觉得百姓重财重利,才可为我所用,为朝廷效命。倘若个个无欲无求,那就没人愿出来为国家做事了。
所以,合理的欲望是可以的,过度贪财好色则不可取。凡是要把握一个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