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年)常州民俗风情】之《清明节的另一个主题是踏青》

常州小城 最后编辑于 2024-04-03 13:36:53
1824 2 6

【(甲辰年)常州民俗风情】之

 

清明节的另一个主题是踏青

 

在古代,清明是与祭祀无关的,它是古代人庆祝春天来到,万物繁茂,大地欣欣向荣而设置的节日。清明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是户外话动踏青。在清明节扫墓成为民间习俗后,户外话动反而被淡化了。

常州旧时,清明节传统习俗除了扫墓祭祀亲人外,另一个主题是户外话动,民间称“踏青”,或“远足”,近代人也叫“郊游”,也就是春游、探春、寻春等。久住城里的常州人,往往喜欢在清明前后结伴到郊外踏青,看看桃红柳绿,换换新鲜空气,饱览大好春色,健康愉悦身心。城中居民不郊游的,则登上城墙走走看看,叫“登高踏青”。旧时城东卞庄庵一带是踏青女子的聚集处,有“采菱港边看杨柳,卞庄庵里求好运”的说法。常州城东南西北各处乡间也有类似活动,离山较远,登山不便的乡村,农民也都在附近田野踏青,尽情游玩。形成清明远足习俗

常州人踏青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到田地里或空旷的地方去放鹞子。鹞子,就是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据说是鲁班发明的,也有说是汉初大将军韩信发明的,是成人和儿童都喜爱的一项户外活动。常州地区清明期间放鹞子的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被叛军侯景围困在台城时,就曾用鹞子作通讯工具,放飞高空飘向城外求援兵。常州人制作的鹞子品类很多,有龙、鲢、蝶、蟹、蜈蚣、金鱼、蜻蜓、蝉、老鹰、燕子、七星、八角、花篮、明月、灯笼等等形状,放飞时翱翔天空,上下翻腾,左右旋转,还有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鹞子上加挂响铃,飞翔中叮叮当当响声悦耳。清明之前,特别是清明这天,各式自制鹞子,被小孩、青年手牵着在田野奔跑升空放飞。常州习俗,在清明节以后麦田里就不能再放鹞子了,一是说因为清明后的的风势不再适宜放了,二是说清明过后,小麦拔节,在田野间放鹞子践踏麦田会影响麦子的生长。但在清明这天是一定要放的,而且要故意将牵线切断,任由鹞子飘飞,这就是俗语说的“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说是这样可以放走一年的晦气,给自己带来好运。常州地区还有句骂人的俗话,叫做“清明断鹞,乌龟背鹞”,意思是,清明节是放风筝的最后一天,清明过后马上就要农忙,如果这个时候再放风筝就会践踏到正在生长的农作物,因此谁要是再放风筝,就是“乌龟”了。这句俗语也是讽刺懒惰的人,警告他们不要再整天无所事事,要赶快进行劳作。不过,现在的放鹞子爱好者一年到头都在放,已经把它作为一项健身运动了。

二是在村头山腰荡荡秋。荡荡秋,也称荡秋千,就是双手揪着架空的麻绳前后上下摇晃。古时荡荡秋多用两棵间隔一定距离的树的树杆为架子,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人双脚站在踏板上、双手握紧两根绳索进行活动。荡荡秋平时也有,但在清明这天,家里大人是一定要带自己的孩子去荡一荡的。荡荡秋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的活动。世俗还认为,孩子在清明荡荡秋,就会活泼健康,聪明可爱。

三是折柳戴柳。在常州,清明这天,不少妇女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提到,清明时节“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戴柳就是成年了的标志。据此,后世就有了“纪年华”的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民间有“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的俗语。这时,青青春柳,就象征着青春生气勃勃的意思;成年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更有孩子们摘下杨柳条条编成柳帽,戴在头顶上。他们三五成群,手牵手地高喊着:“娘舅娘舅(音似“杨柳”),戴着杨柳;蹦蹦跳跳,欢喜过头;啪拓一滑,跌勒河勒,丢落杨柳。”杨柳有顽强的生命力与繁殖力,清明用柳的风俗事实上是基于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一种美好的期望,世俗认为通过与杨柳的接触,是能获取旺盛的生命力的。

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地方上有“清明踏青,麦熟稻盛”、“小佬踏青,耳聪目明”、“小伙子踏青,攀个好亲”、“老人踏青,返老还青”等好多口彩。


IMG_1651_副本.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葛维亚
  • 徐永固.
  • 八月小龙
  • 西江月
  • 双桂女
发送

2条评论

  • 清明踏青别有一番情意。
    2024-04-03 16:30:25 0回复
    0
  • 小时候女孩子都戴杨柳花。
    2024-04-03 13:50:06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