龘常州 新质生产力核心指标
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
中国学常州卷经济册产业篇
安 文
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打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原创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阐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3月5日,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政治局集体学习作出系统阐述,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举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全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定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为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3.0新阶段理论和概念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刻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的理论自信,也代表了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寻求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新质生产力不仅在理论维度上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实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该阶段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劳动者、生产资料及其相对应的生产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在时代的关键时期,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从横向上不断围绕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指标进行优化。包括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打造新质劳动工具;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要素组织;科学处理新质生产关系,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生产关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客观全面反映新质生产力。
二是在纵向上不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要素指标进行深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带动整体发展,以创新力量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深化“四链”、“四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优化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体制及环境。
常州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示,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系统观念,围绕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和落实;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