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夕,“一支笔、一盏灯、一个奇迹”的名场面在全国各地再次上演。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任务”成了学生们的首要目标,而有些家长为了早日让孩子休息,干脆代笔补作业,尤其是在做手抄报、打卡博物馆等实践类作业方面。
笔者看来,寒假作业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假期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培养正确的时间观来合理规划安排生活作息。同时,学校布置实践类的作业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现在,寒假作业仿佛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需要家长代笔来完成,这无疑是与寒假作业本身存在的意义相悖。
设定开学适应期的确能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又能避免因为熬夜赶工而影响学习效率。但是,假期的时长足够让学生们细致且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现在短短几天的适应期时间,恐怕只能让学生触及作业的表层,真正的教育价值会大打折扣。况且不免会有学生投机取巧,依旧在规定的最后一刻提交作业,有些家长还是会为了孩子代笔补写。
面对这种现象,学校应当重新审视作业的布置,在与取得家长紧密联系后,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例如可以进行定时打卡,并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实在完成不了的学生,实事求是地向老师说明情况后,是可以酌情地设定一定的缓冲期。作为家长,则应扮演好陪伴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与完成任务,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但不能过度的干预。同时,家长也应当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
教育的航船,需要每个人共同掌舵。“赶工大戏”不应该成为常态,作业应该是有意义和有质量的,而不仅仅是在临近开学前的一个填鸭式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