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用他那沉郁顿挫的纸笔,书写着自己的见闻,后世通过他的文字,得以窥见大唐的风貌,所以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与李白的豪放不羁不同,杜甫更为沉稳深刻的诗风,就像他人生的沉浮一样,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深刻的感悟。
与李白的诗歌迥异的是,杜甫在他的诗歌中,融入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他“忧国忧民”的诗文印象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虽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后人看到的却是他对百姓的关怀,对国家的热爱。
安史之乱,就是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的开始。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潼关失守,唐玄宗率众妃嫔出逃。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人称唐肃宗。
杜甫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想要去投靠他。不幸的是在途中,他被叛军俘虏,带到长安。
他的小官职,只是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他没有被监禁。没过多久。被困在长安期间,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诗《春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写于唐朝安禄山之乱后期的诗。在诗中,杜甫站在长安的高处,凝视着春天的景色,但他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无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破碎不堪,但山河仍在,都城的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只是,这一切的美丽,都没办法平息他内心的悲苦。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看到眼前满目疮痍,十分心碎,即使繁花似锦、春和景明,但看到它们并不让人快乐,反而使人流泪,仿佛花也在哭泣眼前的破碎。
鸟叫声不仅不让人感到高兴,反而让人惊慌,好像它们也在为分别而难过。
花和鸟天生无情,它们不会伤心,也不会怨恨。只是因为诗人心里难过,才会移情于景,让花和鸟都染上了悲伤的色彩。
诗人眺远望去,视野中的事物都涂上了一层伤感,最美好的季节、最美好的景象,杜甫的心情不仅没有因此而愉悦,反而更沉重。情郁于中,难以抒发,下半部分就转入抒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是古代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连三月”则表明,战争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没有任何一点停止的迹象。
家书则暗含杜甫想要尽快与家人团聚,万分担心他们。对于杜甫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家的稳定和百姓、家人的安全更重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是把杜甫的悲哀推向了高潮。“骚”是“挠”的意思。
时年杜甫46岁,但已是满头白发,越挠越少,连发簪都禁不住了。这既是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也是对现实无力的深深的无奈。
杜甫的一生,如同他的诗歌一样,承载着沉重的时代使命。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从未忽视对社会的关注和怜悯,他的诗歌成为历史的声音,回响千年。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具有深刻社会责任感的文人。
这首诗写下没过多久,杜甫抓住机会,终于逃出了长安。他跑去投靠唐肃宗。杜甫将个人安危抛之于脑后的行为,让唐肃宗深受感动,封杜甫为“左拾遗”。
杜甫的诗歌记录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社会动荡、百姓困苦等,这些都在他的诗中完整体现了出来,是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之一。
虽然我们无法与他相比,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中学习到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世界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