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又叫昆腔、昆山腔。20世纪以后更名为昆剧。
昆曲起源于苏州昆山,太仓等地。有人说,它是元代末年一位名叫顾坚的人物创始的。它是在当地方音的基础上,用南曲演唱的戏曲明嘉靖初昆山魏良辅吸收了南曲(主要有浙江的海盐腔和江西的弋阳腔)和北曲的长处,创造了水磨腔这一新型声腔,并且学习了一整套表演体系,使昆曲这一新兴剧种得以产生。
昆曲形成后,获得世人喜爱,其流布地区迅速扩大,影响超过杂剧与传奇,并逐步形成浙昆(浙江)、北昆(北京、天津,亦称京昆)、湘昆(湖南)、蜀昆(四川,亦称川昆)等许多支派。
常州既是昆曲较早流行的地区,也有许多常州人在昆曲创制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常州不仅是昆曲最早的流行地区之一,而且不少常州人还为昆曲的创作作出过贡献。
嘉靖五年至十年(1526~1531),里人谢林泉参与了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魏每做一首歌,都是谢用笛子试奏、修改音律的(明余怀的《寄畅园闻歌记》)。后来谢林泉回到家乡,即把昆曲引进常州。嘉靖二十六年(1547)里人吴嵚在(昆麓)中协助魏良辅修订昆曲《曲律》一书,增补声腔和流派,由十八篇增至二十篇。校正增补,该书更名《南词引正》。金坛曹大章的(含斋)也为此书作序(明张广德编《真迹日录二集》)以扩大此书和昆曲的影响力。
到了万历时期,常州练习昆曲的人越来越多。里氏褚养心者,二十余岁就以昆曲唱家的名字命名。后来他把昆曲演唱技巧,精心地教给了女弟子李纫之先生,成为昆曲界第一位女传人。明戏曲家潘之恒在《鸾啸小品·独音》一书中形容李纫之“每奏一首曲子,座座静静聆听,辄谏箫管不与人和声,其清委婉的致意,始悉陈奏。”由此可见,它的歌声是多么的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此,常州便有了以唱昆曲为职业的戏班——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之间的草台、庙台。演出的戏除了一部分出自昆曲作家的作品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杂剧特别是传奇剧目移植或者改编而来,文学性很强。
沿至清朝,昆曲成为常州一带传唱的戏曲剧种。凡笙歌宴乐,喜庆堂会,祭祀娱神等活动,大都延请昆曲戏班献唱。
顺治十七年(1660),浙江的查继佐携家侨居常州,还专门带昆曲女班。就文人士绅而言,赞赏喜爱昆曲、能够粉墨登场或是操琴击鼓者,亦是不可计数。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近世士大夫都会演唱昆曲,也就是说三弦笙,笛和鼓板也是熟练异常的。”例如黄景仁的(仲则)便善于演唱昆曲,当时或竟在高潮迭起的(古代表演时用毛织地毯)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粉墨淋漓、登场歌器、谑浪笑傲、旁若无人。(见《京尘杂录》)当时武进恽氏家族中,有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和内阁中书恽毓巽,每逢春秋佳日“啸聚吟咏,称雄一时”。
但常州赵氏家族,尤以昆曲着称。诗人赵翼即擅长词曲箫笛,爱好昆曲,也流传到子孙中。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常州府中学堂(省常中的前身)也成立昆曲组,由学生自选行当或乐器,习唱或演奏昆曲,并经常彩串《长生殿》等剧目。那时加入昆曲组,刘半农,刘天华,张肖伧都获益匪浅。瞿秋白在学校期间,还参加了一年昆曲,学会了《拾金》折。
从清代后期到民国,因京剧、滩簧等地方戏崛起。昆曲逐渐走向没落。但是仍然流行于常州的世家子弟和文人之中,时人称他们为“曲家”或“清客”.比如赵衡年伉俪,蒋树德,蒋克庄,蒋君稼的祖孙以及邱育潜,邱仲元父子关系。特别是赵子敬幼承家学,能戏200余场,生旦净丑无所不能。袁寒云,韩世昌,贾壁云,梅兰芳等等,都向他执弟子礼。他和孙菊仙,陈德霖等人在北京同台唱昆曲,名动京都,民国六年(1917)受蔡元培聘请,赴北京大学任词曲教授。
另外,蒋君稼和陶希泉也经常在家请知友吹吟。庄元福又创办昆曲俱乐部并在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水西馆定期集会和拍曲。有些殷实的人家,凡遇到家祭时,请佛道做法事之后,还常常加半天昆曲,以表示完满。
抗日战争期间,特别是常州失陷以后,生灵涂炭、人民生活困苦,昆曲的活动亦随之衰落。到解放前夕几乎消亡。
解放以后,昆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周恩来总理对昆曲的复兴给予了亲切关怀,并组织“传”字辈昆曲老戏骨改编演出传统剧目《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反响,让古老昆曲重焕生机。《十五贯》的成功演出,被文艺界誉为“一出戏复活一个剧种”。从此,上海,江苏,浙江,湖南,河北等地相继建立昆剧表演艺术团体。昆曲诞生地苏州亦设立苏昆剧团、现又有昆剧博物馆。一些省市也在艺术院校中开设昆曲班,对青年昆剧演员积极进行培训。整理上演一批昆曲优秀传统剧目和创作、改编一批昆剧新剧。其中,江苏昆剧院、上海昆剧团和苏州的苏昆剧团都到常州演出过,常州也出现了不少新的昆剧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