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老洲鎮地情 (约稿)
说老洲鎮,主要是要先說說“老洲”的來历。单老洲二字没有什么可解释,就是水中间一个洲很老的意思就是。这样很老的洲叫老洲有不少,铜陵市就有两个老洲,还有江西省南昌市、湖北省荆州市各有一个地方叫老洲,等。
现在就说说老洲镇这个老洲。粗略的得知,以上种种老洲,老洲镇这个老洲最大。面积为114点24平方公里。人口近8万,19个行政村。从地域范围看,她沿滨江一线,西宽东窄,东与无为县接壤,西至湖东闸,全长约35公里,宽度平均约1点5公里,整个形状像是从江里跳出一条鲶鱼、头朝西,尾在东,在江沿上不动的栖着,北边是隔着一条长约25公里的圩埂与普济圩农场并行。
此老洲是怎样行成的?我还未知有史志记考,只是听当地人传说:
明朝以前,整个老洲镇包括北边的普济圩农场是长江的连体,不过,这连体随着水涨水落有变化,就是上半年发水时,整个老洲镇范围和普济圩农场成长江体的愈合,这时候的长江水面浩浩荡荡,眼望无边,只望到西面远处有两点叫藕山的黛影孤现,留下船者口溜说:行船海阔遇浪高,抢近快抵藕山腰,可见水势之大。那时候的江南,也没有什么大通圩,长江水横冲直闯,因为江南山多无路,只好回转大通,几乎成直角折向北行,羊山矶成了中流砥柱,漫长年月,山体被激流冲割成道道深痕,告诉世人,它经历了多少百折不挠的抵磨苍桑,说也很巧,与此对峙的江北还有一个横山,也被江流切割成矶头,被称为横山矶,与羊山矶遥相对望。
到下半年水落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致情况是:由于地势低矮不同,长江除大江之外,沿江北横埠镇九儿谭,陈瑶湖镇下溪,苎镇口,向东到沙河一带约25公里长线是长江夹江,夹江南就是连着陈瑶湖湖水,实际也就是江体,解放初水枯,经政府勘察,此湖无蓄水能力,便在周围筑埂变田,改称普济圩。
剩下就该说到老洲镇了,因为夹江一带地势低,又滩式逐渐向南增高,便行成了洲地。洲地开始没有人居住,原因当时没有江堤,生长的是芦苇与杂芜,到发水时就全部淹掉。即使这样,江南,江北山里穷人因为没有地种,就来这里搭棚,开荒,砍柴,搞鱼,如逢年水不大,没有被淹,就苟且继住,如逢年水大受淹,就全部逃走,到水落后又来,就这样的周而复始,到渐渐筑堤拦江水,到堤越筑越大,住的人就越来越多,最后就行成居民区域。老洲镇老洲之名就是这么来的。后来,为了再拦洲的北面湖水,又筑了与洲湖并长的堤埂,既拦水,又是老洲与普济圩的分界。
另外,又可想而知,住在这样地方的人都是穷人,没有一个富人敢到这里来住,因为动不动就要水大逃水荒。所以,从长远历史看,这地方没有大地主,大名人和遗留下像样的古迹。
现在,这块“栖息”在北江岸鲶鱼状的长地域已是今非昔比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好这话无需说,过去家家住的茅草屋,现在清一色的变成了设计讲究、很美观的2---3层楼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家有了轿车。难能可贵的,她与江南、山里老区域相比,不仅赶上了,而且还升了级——她已经归属铜陵市了,又谁都没有算到,自古以来,被称作天堑的长江,又架起三座大桥,将江北老洲永远织在一起,与大铜陵市一起腾飞——这就是今天的老洲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