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干之 经史子集 五、其他 9、《武备志》10、《新制诸器图说》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4-01-06 12:56:08
2108 4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干之

经史子集  五其他

9、《武备志》10、《新制诸器图说》

安  文

9、《武备志》

1.jpg

《武备志》成书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作者茅元仪,是一部军事百科全书,也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武备志》共240卷200余万字,配有738幅插图,分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每类之前有序言,考镜源流,概括内容,说明编纂的指导思想和资料依据,体系宏大、条理清晰、例统一。
    《武备志》记载了许多超级神器,清朝乾隆年间被列为禁书。如:

2.jpg

“火龙出水”,可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二级火箭,射程可达2000米;“架火战车”,堪称现代火箭炮鼻祖,设计有火铳和火箭筒发射器,战车上载有一百六十多支火箭,威力十分恐怖;

4.jpg

“无敌神牌”,就是明朝的坦克,巨大盾牌上暗藏机关,可喷射大量火焰,还可发射利箭,而且几块盾牌就可快速组成一个城墙,进可攻、退可守,作战性能十分出色;

3.jpg

“神火飞鸦”,造型颇似乌鸦的飞行器就是明朝时期的轰炸机,只需点燃引信,神火飞鸦就可以自动飞行,当飞行至三百米左右之时,该武器自动发生爆炸,就可以烧毁敌军军营、战船、建筑物或者杀伤敌军。

10、《新制诸器图说》

《新制诸器图说》是本奇书,记载了至今都令人无比惊叹的内容: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气足传声、机浅汲深、机小起沉、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灵窍生风、妙轮奏乐、通流如海、神威惊敌等二十四种发明。

5.png

上图为《四库全书》所载明代常州人《唐荆川纂编武编》(成书于公元1559年)所述:“一女自行舟:一女更深坐小艟,不须棹橹不须蓬。自能急急过江去,怒气喷来犯者凶。”此书中说的“自行舟”和《新制诸器图说》说的“火船自去”是不是与现代的动力船极为相似……
   

五千多年来,华夏民族这些伟大思想、灿烂文化、无穷智慧,就在这众多的经史子集、华夏经典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华夏灿烂辉煌文化不仅孕育了璀璨的文学思想,还诞生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科学发展不仅是科学知识的长期积累、科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塑造。华夏先贤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科学精神,为后世的科学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科技发展迅速,“欧洲中心论”大行其道,甚至出现了“中国古代有技术而无科学”、中国是太监文化等等荒谬论调,那些否定“中国的本位科学历史”者和对西方文化盲目迷信的精神殖人,其所谓的“论据”就是“中国的发明创造往往重过程而轻求证”,“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而以《甘石星经》、《墨子》、《周髀算经》、《考工记》、《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等为代表的众多华夏古代科技经典,正是一部部匡正此类“论调”的伟大著作。

明亡前,华夏科技发展虽然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却没有产生违背道德或泯灭人伦的科技发明,这都源于华夏民族始终坚持以道御术、以术选器、以器致用,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体系: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器以成事、势以立人。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安老师的学生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4条评论

  • 华夏灿烂辉煌文化不仅孕育了璀璨的文学思想,还诞生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2024-01-06 15:39:09 0回复
    0
  • 具体是啥原因,我也没研究过,只是凭个人的阅读感觉做的结论。

    不过我猜想,这或许跟书籍的载体有关。
    造纸术正好就是西汉发明、东汉改良完善,有了方便又便宜的纸,写东西的时候就能尽量写的清楚明白,而早期只能用竹子、木片、乌龟壳啥的,成本高也不方便,所以他们都惜字如金,结果导致写得不明不白,就他自己能看懂,别人都靠猜。
    2024-01-06 14:31:29 0回复
    0
  • 先秦的文言文表意就是极不精准,到了汉朝以后相对好了很多。

    只可惜诸子百家的经典都在先秦。
    2024-01-06 14:25:06 0回复
    0
  • 只可惜墨子的理论都是用文言文记载的,难以得知他的理论的真实内容,否则他发现的牛顿定律要比牛顿还早了2000年。

    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认为力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原因,而墨子在牛顿的2000年前就提出“力,刑之所以奋也”。
    这里的“刑”指的是物体,但是“奋”怎么解释呢?
    如果把“奋”解释为“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墨子这个就是当之无愧的牛顿第一定律,领先西方2000年。
    但如果把“奋”解释为“运动”,那么这个理论就是错的了,远远比不上牛顿。因为力只是物理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而不是物理保持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也能保持运动状态。

    所以啊,还是文言文的问题比较大。不仅导致易经之类的经典会出现一句话有好几种解释方法,没人知道它的真实意思,也导致了对科学发现进行溯源的困难。
    2024-01-06 14:21:18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