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主干之
经史子集 五、其他 1、2
安 文
五、其他经典
除了上述经、史、子、集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华夏经典无法一一枚举,下面简单列举几部颇具代表意义的经典:
1、《山海经》
山东人拉呱、东北人唠嗑、四川人摆龙门阵,常州人是抬山海经,刀郎新歌也借鉴了山海经。这里的《山海经》,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上古奇书,原有22卷,散佚失传剩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共31000多字。
《山海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共记载了40多个国家、550多座山、300条河流、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全书囊括天文、地理、动植物、矿产、历史、神话、医药、民俗、巫术、宗教、哲学、美学、气象、海洋学、地质学等领域内容,可以说是一本记录人类早期文明的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山海经》按地域记录了大荒时期人类文明和各种奇异怪兽,尤其古世界地图内容十分震撼。《山海经》古世界地图高清复原后,与现代世界更是惊人吻合。
《山海经》载: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写: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美国学者墨兹做过检验,按书中描述走了很多地方,最后惊人发现《山海经》记载的四条山脉的走向、距离,与现在美国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和太平洋沿岸目前的距离一模一样。由此可见,中国人早已发现了美洲大陆,《山海经》对宇宙和地球已经有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认知。
十七世纪朝鲜根据《山海经》绘制的《天下总图》
2、《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由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00年)齐国人甘德著《天文星占》8卷,和魏国人石申著《天文》8卷组成,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德、石申在恒星区划命名、行星观测与研究、四分历、岁星纪年、行星运动、天象观测和中国古代占星理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石申进行了黄赤交角数据的测定,首次发现了行星的“逆行”、“太阳黑子”、“日冕”和“日珥”,为彗星命名,还总结出五星和月球的运行规律。甘德推测出了火星、木星的回归周期和木星、金星、水星的会合周期,而且与现代测定的周期相比误差极小。中国传统天文学说的“二十八宿”,就源于甘德的“甘氏四七法”。甘德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木卫三时,已经比甘德晚了近2000年。《甘石星经》中绘制了人类最早的恒星表,这比古希腊天文学家喜恰帕斯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早了大约200年,书中记载了800多颗恒星和各类星体1464颗,用现代技术已定位了其中121颗恒星,且都十分准确。
天文学的发展,不仅需要足够的理论支撑,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持续不断的去观测星体的运转和变化,这不是几个人或几代人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华夏文明源于天文历法,因此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观测天文并记录天文的习惯。例如:对彗星的记录,最早出现在《春秋》一书中: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甘石星经》对彗星进行了分类:一名孛星,二名拂星,三名担星,四名彗星,其状不同。并根据彗星形状、颜色的不同,将彗星命名为天枪、天攙、天掊、扫星和天戈,并尝试解释彗星的形成原因——扫星者,逆气之所致也。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华夏民族详实完整的记录了哈雷彗星29次出现的天文现象,这种持续、完整且准确的天文记录,在世界天文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而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1680年才第一次观测到了哈雷彗星。
中华天文学不仅有力佐证了华夏民族在数学、几何、测量、科技等领域研究的极高成果,同时也推动发展了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应用领域——航海,没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和发达的科技手段作为支撑,大航海是不可能实现的。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汉书·艺文志》记载的西汉时期130多卷导航占星书籍,都见证了中国古代远洋航海历史之久、规模之大、海域之广、里程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