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我与常州晚报二三事: 看2016年8月《常州晚报》3版“社保与民生”专栏,回忆到市社保中心采访、调查写“本刊专访”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3-11-14 09:04:50
7099 3 7

我与常州晚报二三事: 看2016年8月《常州晚报》3版“社保与民生”专栏,回忆到市社保中心采访、调查写“本刊专访”

——我写“实施再就业工程”系列稿的经历、收获、启示、获奖体会故事

崔 勇


2016年8月4日早上, “开栏的话”:“老物件讲述老故事”栏目“我与社保有关的日子”故事征集,彩色的报头、文章和照片一下子吸引了我:姜焕林!对,1998年我搞《常州通讯》“本刊专访”到市社保中心采访、调查过他,当时在局前街上原来的常春大厦楼上(即4日晚报第一篇文章提到的社保中心曾经5个办公室地点的第四个地方),我提前几天电话预约、上他办公室交谈、请过目我写的文章草稿,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我们从目不相识,到如今后来好多年每年常州市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我俩均是理事)开会、研讨、参观、座谈,成了25年的老相识、忘年交。


我投过晚报此专栏一个稿件,记者吕洪涛,2016年一天下午,还到我的办公室1801室来采访,并已经拍好了配的照片, 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稿件未见报。我的办公室搬到1810室以后,为了城事档案柜的组稿、采访,吕洪涛后来又分别于2022年、2023年,3次来我办公室采访,有时来取书(纺工局局长吕振远写的回忆录)、有时还书,有时来看我提供的有关资料。


忆往昔。1998年,我在常州市委办公室综合三处任副科级秘书,担任党刊《常州通讯》(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研究室主办)责任编辑。当年从半月刊改成月刊,我曾经采访、调查、写作、发表了3篇“本刊专访”,每篇5000字左右,分别是:4月份的《攻坚年再唱重头戏:为民办好:“一号实事”——常州市实施再就业工程情况走访记》;6月份的《搞好再就业:发展经济是根本——市区6家国有企业拓展就业岗位、分流安置富余职工的做法》;7月的《健全社会保障 抓好“头等大事”——我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情况走访实录》。


现如今翻开《常州通讯》的合订本,这些系列专访,客观反映当时常州宏观情况,有些做法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健全社会保障 抓好“头等大事”》文章发表后,好评如潮。1998年7月24日,常州日报延陵周末在二版头条发表《再就业:发展经济是根本——市区六行业国企拓展岗位、分流人员追踪》(正文就是第二篇专访6月先发表于《常州通讯》),全文4500字一字未改,并配发了新世纪商城原美食中心的压题照片,引起了很大反响,出报当天新华日报驻常记者站站长匡启键打来电话特表示祝贺,市委宣传部讲师团黄苏和手拿样报找到我办公室1号楼403室,省里也正需这方面的素材正在调研。许多文友如徐澄范过了许多年月仍会提到此文。同年10月出版的月刊《新闻简报》杂志(常州日报社新闻研究室编)还在“业务探讨”栏目以《深入的社会调查,严谨的创作态度——我写<再就业:发展经济是根本>的体会》为题,刊登了我创作此稿的6000字体会长文。《再》文还荣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原来1998年,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是当前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头等大事,也是难度相当大的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决定,1998年要把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


翻开我的牛皮纸封面的老《工作手册》小笔记本,1990年起我在工贸合营常州塑料厂工作时就使用它,如今牛皮纸封面已经泛黄,但4个手写体红色大字“工作手册”清晰可辨,内页上面记录我发过名片的接受人姓名、单位、时间、地点或场合。我的名片前后有9种版式(常州塑料厂3种,市委研究室6种)。


1998年,为了完成每期一篇“本刊专访”硬任务,其中,社保、再就业主题,我前后走访了近30个单位、部门和有关同志(据不完全统计:共11个单位、20个部门和27位有关同志):


2月23日到化龙巷市劳动局办公室、市劳动学会(找主任、学会秘书长于文波),又到就业管理处(采访副处长张迎庆、陈郁姣、方国荣),一个月后的5月24日,又找到2楼就业管理处处长杨益龙,请他预测当年常州的就业形势。


3月25日上午我骑着自行车到位于博爱路上的市汽运公司,请办公室杨安琪、任梦,总经理费元全介绍情况。下午又来到位于郊区工人新村附近的建筑(工程)材料供应有限公司听书记吴小明、经理梅广宏、工会主席张克勤、宣传科葛明龙介绍情况;


3月26日我参加在就业管理处3楼会议室召开的全市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听到以下几个重要信息和观点: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岗位要新增,服务要周到,上岗不挑剔按,下岗不过年(帮助下岗人员在一年内步入新岗位)”的要求和目标,又增加了“生活又保障”的字眼,更为完善,要求也更高;时任省委书记陈焕友在2月10日全省再就业工作中也指出:“搞好再就业工程,社会重视是前提,发展经济是根本,抓好(再就业)服务是基础,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健全社会保障是保证。”我心中顿时豁然开朗,我觉得,这样的赅括既全面,又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决心写一篇大文章,以这五句话作为小标题,贯穿全文,写出常州的情况,写出启示。这次座谈会,我还结识了市劳动局劳动关系与监察处陈国明等人,


会后,我一口气(用市委办的方格稿纸)手写了近万字初稿。为了增强面上的指导性,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决心选几个行业的一些企业,这样说服力就强了!初步想:一是国企,二是拓展就业岗位、分流安置富余职工比较好的,符合以上条件的均可以。


——4月13日下午在常州能源设备厂4楼会议室参加市政府办公室《常州月刊》新世纪杯征文颁奖活动,正好新世纪商城屠怀明经理介绍商场的情况和做法,我一边做好笔记,一边关注与再就业工作及社会保险有关的信息,果然,人事制度改革、转变观念等内容正是我所想了解的东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把新世纪的做法很快整理出来;5月6日又专程去新世纪与屠怀明经理交流,听听他的思路和看法,不断修改、补充,特别是当时新世纪增开美食中心、设立顾客投诉接待处等,一些经验全部反映在文章中。


有了运输、建筑、商业这三个行业的典型企业的例子后,文章的素材只能说是有了一半,我又开始向旅游、塑料、交通等行业的企业拓展,这样情况就更丰富了。由于我工作多(既要编稿件、审稿、划版,还要校对、发行、开稿费),市里会议、各种社会活动多,有时为了扩大视野、了解信息、借鉴经验,也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和基础上,尽量多参加一些。


——5月5日我又化一天时间来到工贸合营常州塑料编织总厂采访,上午听厂办主任周建一和劳资科徐克其同志介绍,中午和厂长芮品钢交谈,下午又到厂内的几个合资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科室与管理人员交谈、聊天。


至此,我有了六七个行业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心里也踏实多了。


——5月26日,又专程来到位于博爱路上的常州公交公司宣传处,请赵新华处长和工会的同志介绍情况,察看有关台账、记录、剪报质料和剪报,还到三产鹏程服务公司实地参观。28日晚上又听了公司施克平经理和书记李汉忠的介绍。


在我采访、写作的过程中,我还密切注意我国、省、市再就业工程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重大部署、政策和法规。果然全国在5月份召开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省、市很快召开会议进行贯彻落实,我庆幸暗喜,发表再就业工程方面的稿件的宏观环境和出台时机正好!于是,将草稿很快完成。


考虑到我不是专门搞劳动工作、学劳动专业的,所以草稿形成后,又按计划请有关部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过目,以保证观点正确,与事实相符,更适应常州的实际。连续3天,我采访了与社保有关的部门,请他们审阅初稿:


——1998年5月26日,我专程来到社会劳动保险处,在常春大厦的劳动局保险福利处,请许科处长、庄韧同志审阅。

——5月27日,还采访市女职工生养基金统筹办公室(简称女职工统筹办)陈旦等3人,采访社保中心的姜焕林,当时他活动多,很忙。

——5月28日又采访劳动保险处的陈田富、董春雷。

——6月1日,又专程来到位于吊桥路的纺工局劳资处,请相荷珍处长介绍情况。


我与常州日报社交往的经历和故事很多。36载笔耕不止,我与常州日报、晚报、常州网联系多。


首发稿。我在常州日报社首次发稿是1987年,还在企业。仅1987年至1989年中,在2版“班组园地”就有写厂先进人物的《好当家马银芳》和写电工抢修货梯的《下班以后》先后见报,上头版的就有两稿:1988年的通讯《外商与我们一起过春节》;1989的言论《建议建立市长联络员制度》。我写稿是出于偶然。因担任塑料行业信息员,厂里人都知道我能动动笔杆子,遇事常来告诉我,进厂6年我已在全国省市各种报刊发表几百篇文章,但最多的稿件发表在本报。我参加过行业信息员培训班,在市硅酸盐厂内听过狄华栋等作的新闻讲座。还曾担任《江苏工人报》常州记者站通讯员,全行业仅2个名额,因成绩突出,还在市老邮电局大楼会议室举行的优秀通讯员表彰会上,上主席台发言作经验介绍,其中提到在日报发稿经历,后印了80多份发言稿在全省进行书面交流,从此写稿一发不可收,与日报社结下笔缘,成为忠实的作者、通讯员和评报员。1992年初我经组织调动进入市委研究室,做秘书、做党刊编辑至今一干30多年,曾任市委办公室党刊处副处长、主任科员,专职督查员、一级主任科员,现市委办四级调研员,某种意义上讲,人生因为投稿和写作而改变。


得意文,我最得意的是作品多次上日报专刊头条,略举两例:一是1996年10月21日《道德与法律》第二期试刊我写的《退休也要打假》;二是1998年7月24日,延陵周末在二版头条发表《再就业:发展经济是根本》。最多的一年中,仅在“影视茶座”发表稿件达五、六十次,曾出现同天日报各版发表4稿的纪录。在《常州日报通讯》报纸上以评报员身份一年发表几十次稿件。溧阳、金坛、武进都曾留下我评报的身影。


我最受教育和感染强烈的是,1997年韩淑芳病逝后的第8天,我就参加了对齿轮厂的第一次采访,听取了不同层面20多位员工的座谈发言,催人泪下,其中就有关心职工参保的实例。回来写作、修改形成的《天地之间有杆称》的轸怀文章,5月5日发表在《常州通讯》上,全市最早报道,省委办公厅施仁德、孙光能来常在市委宣传部调研时,一下子收集、索取了几十本该期样刊。随着我市开展学习无私有为的好厂长韩淑芳的活动不断升格,还撰写了言论《人格的力量》发表在本报。这一年,我参与策划、组织“一报四刊”(常州日报、常州通讯、常州宣传、常州组织工作、党风月刊)宝马杯“在党旗下”征文,宣传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同志,专门制作了刊头图案徽标,请市委书记虞振新刊头题字,大家发动,登征稿启事,开碰头会、互通稿件、评比,先后到武进厚余满墩村、宝马集团、溧阳正昌集团、金坛西阳镇开会、调研,日报倪铁城、汪利宁曾参与过该活动,历事5个月的征文活动结束时的9月份,《天》文被评为一等奖。


我永远难忘深感自豪的是,2003年10月8日《读者之声》版在“我为龙城建设献一计” 征文活动回顾《城市建设激发市民责任意识》中,附表醒目标出我提出的建议《建设常州城市规划展示馆成为永久性建筑和标志性景点》荣获一等奖!文中点到,我的这一建议“经市领导批转市规划局后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纳了。”说明得到专家认可。如今,新规划馆已于2007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8月9日《民声·调查》版“我看常州”栏目发表了《舍小家为大家,值!》一文,并配发了3幅照片,大照片中规划馆前的主角就是我!原来,3天前我参加“邀你一同感受日新月异的城市道路之变”活动,和16位拆迁户回原地看变化,市民广场也是一站,文中报道说:“市民崔勇还一路争当‘导游’为随行的代表们一一作解说。”我情不自禁提到了规划馆等的建设详情,有感而发。


我意料不及的是,2007年9月14日参加《健康周刊》百期特刊座谈会,以本报读者身份发言,谈感受谈建议,提到社会保障中的“四大保险”(住房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宣传报道建议等等。无意之中一句“健康人人要,周刊早知道”的原话,想不到被作总结发言的居丽琴副市长专门表扬说好,一锤定音,报社荣社长当场插话表态“把它选为周刊广告宣传用语”,结果除了25日特刊C6、C7版通栏主标题用它而且字体特大号处理以外,以后每期还在报眼位置醒目登出这10字广告语。百期特刊,登出了我的发言稿《良师益友健康报》,配发了发言时的彩色照片,下注《开创》杂志执行编辑和姓名。在出报的当天下午,我在中联大厦参加市古研会活动,巧遇日报原副总编辑(后晚报总编)喻敏,他提到“看到了特刊,知道此事!”本报新闻研究室原主任吴颖之讲“这次是出足风头!”原来,这期中还选登了我的另一征文《周刊知音遍天下》,同天见报“两报一照”,使我受宠若惊。《常州晚报》也进行了有关报道:永远难忘深感自豪的是,2007年9月21日晚报对常州日报《健康周刊》百期特刊座谈会也进行了报道。晚报新闻民生版A4版登了张海萍、 凌维祺的文章,标题是:常州日报《健康周刊》将“满百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想起1998年采访中的奔波、艰辛,骑着自行车头戴遮阳帽顶烈日冒酷暑调研,甚至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同事们进歌舞厅潇洒约我同去,可我因为采访日程已定只能放弃娱乐……此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当我看到、听到自己的作品被发表或广播,当我在各种媒介证实自己的看法、观点与党中央、省市领导的部署完全一致时,当我多次出席优秀通讯员表彰会,或者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会上发言,心中真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2023年11月8日第24个中国记者节完稿

 

(作者崔勇系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原四级调研员,常州市委办原党刊处副处长,市委机关刊物原《常州通讯》责任编辑,《开创》杂志原执行编辑。市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古研会杂志《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编委;市作协、市影视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市博物馆学会会员,省瞿秋白研究会、市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研究会会员。市苏东坡研究会理事,市民规划师。)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双桂女
  • 顺其自然者
  • 泉水涓涓
  • 月满西楼
  • 西江月
  • 徐永固.
  • 人参果
发送

3条评论

  • 分享、点赞!
    2023-11-15 11:38:34 0回复
    0
  • 晚报,生活中的精神小伙伴。
    2023-11-15 09:06:36 0回复
    0
  • 好记者。
    2023-11-14 10:08:21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