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渡】红星照耀中国——评电影《觅渡》

LAC科怀 最后编辑于 2023-11-01 11:02:36
1890 1 0

 这是一部以史为骨、以革命精神为魂的电影,展现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革命岁月。

 电影的叙事结构分为“现在进行线”和“过去完成线”,以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瞿秋白被捕后为大背景,进而以瞿秋白的回忆为引出了初知俄国十月革命、赴苏俄展开共产国际会议、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张太雷恽代英的相继牺牲等一系列故事情节。导演宁敬武的这部电影情节紧凑连贯,以一定的时间顺序讲述发生在常州三杰身上的故事,让人观影后爱国情怀更为澎湃。可以说,在诸多以地方革命英雄为题材的电影中,本片是足以名列前茅的。

 在人物上,导演刻画了——置生死于度外、愿意“舍生而取义也”的民族英雄,热爱文学、可以在监禁之中提笔于案头之山水出游的文学家,心系国家与苍生、甚至为自己在狱而不能为国献身而忏悔的爱国者,身陷囹圄、依旧不愿向美好但失去尊严的生活妥协的革命人——常州三杰。

 剧情方面,该影片中出现了三次《国际歌》,首次是张太雷在苏俄参加共产国际大会上。第二次是在瞿秋白对《国际歌》的翻译,这里并没有太多的音乐,只是对其翻译成中文的歌词中的“起来”进行了艺术戏剧性处理。第三次则是片尾,在瞿秋白牺牲前作为遗言出现。可以说,这三次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团结、是一种共产国际的精神。在现在不到6分钟的《国际歌》里,凝聚的是世界的目标,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一个人宁死不改的信仰。

 本片之重,更在其现实教育意义。大抵分为三部——青年,信仰,觅渡。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皆于青年之时捐躯赴国难,却让我们看到青年真正的样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愿化作震碎世界的惊雷”的志向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心报国行。电影里瞿秋白牺牲前自译的《国际歌》与那句“人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休息,从今天起我就要大休息了”,就算死亡,也要怀着信念,怀有共产主义的光辉;张太雷在广州起义赴前线指挥的路上遭暗杀英勇就义;恽代英狱中对世界喊出“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他们的坚定不移、胸怀远志和为了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毛泽东笔下重于泰山的生命,是臧克家诗里虽死犹存的生命,是真正的青春之生命。

 再谈此中信仰。这份信仰,是舍去荣华富贵、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瞿秋白本于上海大学教书,被捕后敌人甚至开出了可谓任何读书人都会为之动容的条件来让他妥协,但瞿秋白的回应,却是沉默后的果断拒绝。张太雷本来可以到上海当律师,但他的选择,却是入党参与革命最后牺牲。恽代英文笔甚好,本可以用文章名利双收,却走上了革命之路。支持他们作出这样的决定,唯有二字——信仰。

 最后说到觅渡。先烈们为我们觅到路,渡过苦,站在如今新时代的角度,这路仍未渡完,还要我们继续行远。常州今时经济蓬勃发展,新能源产业日益兴盛,两湖创新区的发展也呈蒸蒸日上之态。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脚步不会停,时代也要不断进步,这封时代的文章,先辈为我们开了好头,内容则要我们把它书写的更精彩。新时代的觅渡,是觅一条科创之路,无数青年在科研一线奋斗,定能渡这条路。新时代的觅渡,是觅一条文化之路,我辈青年传承古人技艺,让中国国粹走向世界,定能渡这条路。新时代的觅渡,更是觅前人的精神,渡未来之征程,万千青年学子自发学习党史,定能渡这条光明之路。

 正如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的那句结束语——“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可能会失利……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走向成熟,而且将会在一次次沉浮之后最终获得胜利!”后者已经实现,而前者还要不断去上下求索。试问如何求索?最重要的一步——拥有先辈们的精神、信仰。真正实现红星照耀中国,必要由吾辈之手,将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那颗红星,举起更高!

《觅渡》,让观众感受到三杰精神不朽,看到了红星照耀中国。它拍出了先辈们生生不息的奋斗之心,拍出了共产主义永垂不朽的红色精神。

常州市勤业中学 支利青)——转自邮箱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暂时没人点赞或者收藏
发送

1条评论

  • 我们追随的是光,五角星的光。
    2023-11-02 09:52:14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