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常州日报社近40年打交道的感慨、感想

常小觅 最后编辑于 2023-10-12 08:45:01
10984 13 15

与常州日报社近40年打交道的感慨、感想

崔勇


听说常州日报社要到新的地方办公,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在目前的和平中路413号报业传媒大厦,我2015年参加过《常州杂志》月刊的专题座谈会,也多次到中国常州网办公室领取过征文奖品,也与常州网有关负责人周末在办公室交谈过。

记得2013年,常州晚报创刊20周年那年,我写过“我与常州晚报的情缘”征文稿之1《从通讯员到评报员:25载笔耕不止》,第一稿是5月21日写的,27日完稿。一晃,又是10年过去了!                          

2023年,已经是常州晚报创刊30周年了,我与晚报交往,从读者、作者、通讯员,到评报员,前后经历和故事历历在目。记得常州晚报创刊时的编辑、记者,大都来源于常州日报,晚报的编辑纷纷来信、来电、或当面向我约稿,因为我在晚报试刊时,对许多专刊提了建议,报上公布的“金点子”读者名单中,总有我的名字。

一、与常州晚报的交往

屈指数来,我见证了常州晚报办公的地方换过3次:

一是良茂大厦附楼,我到此领过稿费;

二是博爱路塑料公司楼上。晚报通联部的杨竹山、张建国、羿耿庵在这里的办公室,与我面谈后,还请我参加当年准备召开的晚报读者座谈会,后在红梅公园原牌楼弄附近的民政局所属社会福利院(现已经拆迁)会议室召开的,记得是大热天;有一年大约是1994、95年春节放假期间,我到编辑部送稿件时,遇到值班的喻敏(日报原副总编辑,后晚报第一任总编),这篇写常州新区变化的稿件,很快发表在2版的专栏上。上世纪90  年代我多次参加一年一度的《企业与改革》通讯员培训班和表彰会。1996年5、6月份,在会议点的金坛,杂志编辑部特邀喻敏给大家讲如何写作和采访,这次讲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客房里,我还把几本随身带的我任责任编辑的《常州通讯》有读问卷调查表的一期发给他,委托《常州晚报》的编辑、记者填写,没想到,几天后,收到了蒋伟平(现为晚报副总编)认真填写的问卷。1996年7月20日出版的半月刊《常州通讯》1996年第14期“通联园地”中,我整理、编辑的 “读者问卷调查意见和建议摘登”中,就专门登了蒋伟平的“所登文章要实在,有针对性,调研文章要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性。”的建议。巧的很,1997年6月,香港回归祖国前,晚报将开辟“迎香港回归,话企业前景”专栏,正好《常州通讯》开辟《迎回归,话前景——访部分港资企业港方董事长、总经理》专栏,作为责任编辑、记者,我和市委宣传部、市外经委宣传处的同志,在宣传部荣长春的带领下,和常州日报、晚报,电台、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进行集体采访。其中,晚报的蒋伟平也参加了活动。我前后共化3天时间分别走访了市内6家港资企业:常新纺织有限公司、名力纺织、鸿联灯具、兰陵电器、遥观集装箱、安莉芳(香港)有限公司,请他们结合在常投资、合资合作的体会,就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畅谈感想,展望企业的发展前景。后来,我将编辑部约稿信发给企业,不久,将收到的常州名力纺织、溢达企业、安莉芳(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天安工业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的专稿及时发表在党刊上。这段时间,我非常留心常州晚报,终于,“迎香港回归,话企业前景”专栏在头版连续刊出了好几期,我细细品读每篇文章,学习、体会、借鉴,不由回想起集体采访时听介绍、下车间、看现场时晚报记者提问的许多场景和细节。

常州日报社的金仲良1996年10月起,担任过《常州通讯》的特约通讯员,当时是日报副总编,后来他是晚报第三任总编。第二任胡国华、第四任朱佳伟,我因投稿、工作关系和送稿分别结识。

三是晚报回到大庙弄的新造的新闻大厦。在这里,我当娘家跑。工作上,1994年至2003年,我在常州市委研究室、办公室担任市委机关刊物《常州通讯》的责任编辑、党刊处副处长(主任科员)。每月要跑常州日报印刷厂,拼版、校对、修改、打印、出样、付印,有时在电脑打字室一坐半天,碰到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放假前,各报刊、杂志编辑部的人为赶进度能按时出报刊,来这里特别忙,有时,假期未完,就来加班,一个个在电脑室等着。在常州日报社的电脑打字室打字员、负责拼版设计的操作员旁,或在经营科校对桌前,总会见到晚报的编辑、记者,2004年1月,月刊《常州通讯》更名为《开创》,我任执行编辑,准备出版改版后的第一期时,我在报社的电脑打字室里看拼版、校对,晚报的陈雪华正好来电脑打字室,他一见我,马上约稿说晚报开了“常州精神大家谈”专栏,正需要稿件,我问了稿件字数、要求后,联系改版的实际和体会,从立足岗位创新的角度当晚便完成。几天后,在晚报发表了,通讯员晏飞读报后,还专门给我来信,说此稿件是一份改版的宣言,将改版宗旨、定位、要求、形式、栏目、特色等,告诉了读者。

另外,在这里,参加过一些座谈会;每月一次的评报活动,也曾专题评过晚报副刊;还进行过专题调研,2008年11月4日周二下午,我随市委文化产业调研组一行7人专程来了解常州日报社的情况,荣长春、张政、尹树荣、顾东英等社领导、副总编、广告、网络、印刷、发行、办公室部门负责人共7人参加汇报,当组长向报社人员介绍来宾到我时,荣社长说:“崔勇是老朋友了,不用多介绍,早就认识了,我们报社的通讯员、评报员。”汇报中,他专门提到常州晚报的情况。其实,2006年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就是写的文化产业,专门多次提到常州晚报。我与晚报的交往,为我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近年,如果有空,也参加老通讯员沙龙,负责沙龙接待的新闻研究室的有曾泽培、邵建芳都熟悉,晚报的刘川芬当年3月第一次接手沙龙活动时,当召集人介绍到我时,她说:“崔勇,我认识的,以前参加过晚报的许多活动。”

2014年,常州晚报第四次搬迁,由大庙弄报业大厦搬至和平中路报业传媒大厦。

二、在常州日报写稿、发稿

我在日报首次发稿是1987年,还在企业。仅1987年至1989年中,在2版“班组园地”就有写厂先进人物的《好当家马银芳》和写电工抢修货梯的《下班以后》先后见报,上头版的就有两稿:1988年的通讯《外商与我们一起过春节》;1989的言论《建议建立市长联络员制度》。我写稿是出于偶然。因担任塑料行业信息员,厂里人都知道我能动动笔杆子,遇事常来告诉我,进厂6年我已在全国省市各种报刊发表几百篇文章。但最多的稿件发表在常州日报和晚报及《常州日报通讯》和《新闻简报》杂志。我参加过行业信息员培训班,在市硅酸盐厂内听过狄华栋等作的新闻讲座。还曾担任《江苏工人报》常州记者站通讯员,全行业仅2个名额,因成绩突出,还在市老邮电局大楼会议室举行的优秀通讯员表彰会上,上主席台发言作经验介绍,其中提到在常州日报发稿经历,后印了80多份发言稿在全省进行书面交流,从此写稿一发不可收,与日报、晚报结下笔缘,成为忠实的作者、通讯员和评报员。1992年初我经组织调动进入市委研究室做秘书,在市委至今一干21年,如今做督查员,某种意义上讲,人生因为日报、晚报投稿和写作而改变。

最多的一年中,仅在晚报“茶余饭后”发表稿件达五、六十次,曾出现同天晚报各版发表4稿的纪录。在《常州日报通讯》报纸上以评报员身份一年发表几十次稿件。溧阳、金坛、武进都曾留下我评报的身影。1997年这一年,我参与策划、组织“一报四刊”(常州日报、常州通讯、常州宣传、常州组织工作、党风月刊)宝马杯“在党旗下”征文,宣传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同志,我们专门制作了刊头图案徽标,请市委书记虞振新刊头题字,大家发动,登征稿启事,开碰头会、互通稿件、评比,先后到武进厚余满墩村、宝马集团、溧阳正昌集团、金坛西阳镇开会、调研,日报倪铁城、汪利宁(后来曾任晚报副总编)曾参与过该活动。我最受教育和感染强烈的是,1997年韩淑芳病逝后的第8天,我就参加了对齿轮厂的第一次采访,听取了不同层面20多位员工的座谈发言,催人泪下,回来写作、修改形成的《天地之间有杆秤》的轸怀文章,5月5日发表在《常州通讯》上,全市最早报道,省委办公厅施仁德、孙光能来常在宣传部调研时,一下子索取了几十本该期样刊。随着我市开展学习无私有为的好厂长韩淑芳的活动不断升格,还撰写了言论《人格的力量》发表在日报。历事5个月的征文活动结束时的9月份,《天》文被评为一等奖。

我最得意的事,是作品多次上日报专刊头条,1998年7月24日,延陵周末在二版头条发表《再就业:发展经济是根本——市区六行业国企拓展岗位、分流人员追踪》。特别是后者,一字未改全文4500字,并配发了新世纪商城原美食中心的压题照片,引起了很大反响,出报当天新华日报驻常记者站站长匡启键电话中表示祝贺,市委宣传部讲师团黄苏和手拿样报找到我办公室1号楼403室,省里也正需这方面的素材正在调研。许多文友如徐澄范过了许多年月仍会提到此文。同年10月出版的月刊《新闻简报》杂志(日报社新闻研究室编)还在“业务探讨”栏目以《深入的社会调查,严谨的创作态度》为题,刊登了我创作此稿的体会长文。《再》文还荣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我永远难忘深感自豪的是,常州晚报对日报《健康周刊》百期特刊座谈会也进行了报道。2007年9月21日,晚报新闻民生版A4版,登了张海萍、 凌维祺的文章,标题是:常州日报《健康周刊》将“满百日”。“ 9月25日,将是常州日报《健康周刊》创刊以来的第100期,从试刊到现在,《健康周刊》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赢得了读者的肯定。昨天下午,我市各界代表就《健康周刊》诞生百期举行座谈,回顾成长收获,畅谈美好未来。自创刊以来,《健康周刊》发挥权威主流媒体的优势,以科学、真实、客观之文风,及时发布我市医卫界的权威信息和法规、政策,宣传报道我市卫生医疗的工作亮点,专访我市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及时推介各家医院的新技术、新成果,并开设疾病防疫、寻医问药、养生保健等专栏,积极为百姓健康养生提供指导服务。在回顾百期成绩的同时,《健康周刊》将继续加强策划,精心选题,系统谋划,着力推进医卫知识的创新、传播与应用,进一步加强读者、作者、编者的互动交流,更好地发挥《健康周刊》作为健康知识传播载体的作用。另据了解,22日上午,第二届常州日报社“读者健康咨询日”暨市卫生系统“满意杯”百日优质服务惠民日大型活动,将在人民公园广场举办,为百姓提供健康服务。届时将有近50名来自各大医院的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并向热心读者和俱乐部会员赠送健康小礼品。”我意料不及的是9月20日我应邀参加座谈会,以本报读者身份发言,谈感受谈建议,无意之中一句“健康人人要,周刊早知道”的原话,想不到被作总结发言的居丽琴副市长专门表扬说好,一锤定音,报社荣社长当场插话表态“把它选为周刊广告宣传用语”,结果除了25日特刊C6、C7版通栏主标题用它而且字体特大号处理以外,以后每期还在报眼位置醒目登出这10字广告语。百期特刊,登出了我的发言稿《良师益友健康报》,配发了发言时的彩色照片,下注《开创》杂志执行编辑和姓名。在出报的当天下午,我在中联大厦参加市古研会活动,巧遇喻敏(晚报总编),他提到“看到了特刊,知道此事!” 日报新闻研究室原主任吴颖之讲“这次是出足风头!”原来,这期中还选登了我的另一征文《周刊知音遍天下》,同天见报“两报一照”,使我受宠若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想起采访中的奔波、艰辛,骑着自行车头戴遮阳帽顶烈日冒酷暑调研,甚至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同事们进歌舞厅潇洒约我同去,可我因为采访日程已定只能放弃娱乐……此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当我看到、听到自己的作品被发表或广播,当我在各种媒介证实自己的看法、观点与党中央、省市领导的部署完全一致时,当我多次出席优秀通讯员表彰会,或者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会上发言,心中真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常州日报社的办公地点变化,反映了发展变迁,从常州日报到常州晚报、中国常州网,全媒体,新媒体,飞速发展。


                                                          2023.10.9.晚


    (作者崔勇系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市委机关刊物原《常州通讯》责任编辑、《开创》杂志原执行编辑)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嫳屑男子
  • 溧阳小蒋
  • 徐永固.
  • 竹青
  • 西江月
  • 徐长河
  • 月满西楼
  • 阿敏
  • Twinn
  • 一休哥
  • 八月小龙
  • 方块糖
  • 常小觅
  • 葛维亚
发送

13条评论

  • 热情似烈火,文字架彩虹。
    2023-10-13 06:42:39 0回复
    0
  • 崔老师真是记忆力惊人啊,这么多年的事现在回忆起来还是细节满满,难得
    2023-10-12 10:26:19 0回复
    0
  • 有位通讯员说他的稿费单可以装一麻袋,比起崔老师那得是班门弄斧了。
    2023-10-11 10:43:41 0回复
    0
  • 感恩有您
    2023-10-11 09:44:34 0回复
    0
  • 博学、热忱,佩服有加。可是听说这位崔勇先生只会打字打电话,不咋会上网。哪位能给求证个真假不?
    2023-10-11 09:43:36 0回复
    0
  • 天地之间有杆称?
    2023-10-11 09:37:01 0回复
    0
  • 哇!老师超厉害
    2023-10-11 09:16:29 0回复
    0
  • 认识多位像崔老师这样对报纸、报人着各种深情厚爱的读者。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2023-10-11 09:01:27 0回复
    0
  • 渊源颇深啊
    2023-10-11 08:49:45 0回复
    0
  • 就凭这份分毫不差的记忆力,作者至多30出头。
    2023-10-10 17:11:26 1回复
    1
  • 厉害了。回忆起来满满的自豪啊!
    2023-10-10 16:49:44 0回复
    0
  • 《常州日报》功劳簿上也有您的名字。
    2023-10-10 15:37:30 0回复
    0
  • 《常州日报》虽然是纸媒,但办得非常好,我几乎每日心读。
    2023-10-10 15:36:52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