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詩註劄記·卷第三 神宗朝(五)

淨海蓮風 最后编辑于 2023-09-22 07:21:21
1894 2 4

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黃州生子遯小

名幹兒頎然穎異至今年七月二十八

日病亡於金陵作二詩哭之·其一

  “惡業我累爾”句,查慎行註云:“《楞嚴經》註:旃陀羅,華言嚴熾惡業。”

  《翻譯名義集·人倫篇》云:“旃陀羅,此云屠者。正言旃荼羅,此云嚴幟;謂惡業自嚴,行時搖鈴、持竹爲標幟。”解《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者多從是説,釋仁岳《首楞嚴經集解熏聞記》云:“梵語旃陀羅,此翻屠者。正言旃茶羅,此云嚴幟;謂惡業自嚴,行持標幟——搖鈴、持竹爲自標。”釋眞鑑《楞嚴經正脈疏》云:“旃陀羅,此云屠者;殺生之家西域最鄙賤之,不得與良家共居,行持標幟。”知“旃陀羅”訓爲屠戶。悔餘引文訛字漏詞、錯點句讀,不足爲據。

  “變滅須臾耳”句,查慎行註云:“《寶積經》:念念不可住,須臾還變滅。”

  《大寶積經》《佛説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佛説寶積三昧文殊問法身經》皆未見悔餘引文。是辭實載於《維摩詰所説經·方便品》:“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眉子石硯歌贈胡誾

  題註,馮應榴云:“胡誾,失攷。”

  《至元嘉禾誌·宋登科題名·嘉祐二年章衡牓》有胡誾,蓋即此人。

  “千偈瀾翻無一語”句,趙次公註云:“《晉》:鳩摩羅什日誦千偈。”

  《晉書·藝術列傳·鳩摩羅什》云:“羅什從師受經,日誦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未曰“默誦”,知童壽必讀典有聲,焉能“無一語”?揆諸前文“毗耶居士談空處,結習已空花不住。試敎天女爲磨鉛”等言,子瞻顯係並用《維摩》,謂眞學者當不至爲硯紋所擾。

 

 

徐大正閒軒

  “問閒作何味?如眼不自覩”句,查慎行評曰:“熟於佛經,方有如許境界。”

  內典固多以眼不自覩爲喻,如《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雜蘊·智納息》“指端不自觸、眼不自見、刀不自割、諸有力人不能自負”、釋慧思《大乘止觀法門》“眼不自見,以此眼外更有他眼能見此眼”等,然是説先秦諸子已有言及,《荀子·樂論》云:“目不自見,耳不自聞。”《韓非子·觀行》云:“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子瞻博涉羣書,豈待“熟於佛經”始能落筆?

 

 

龜山辯才師

  “笑我榮枯彈指內”句,施元之註云:“《維摩經》:度千百劫,猶如彈指。”

  《佛説維摩詰經》《維摩詰所説經》《説無垢稱經》皆未見德初引語。是辭實載於《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迺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

 

 

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二首·其一

  “萬頃穿銀海”句,施元之註云:“《漢·劉向傳》:始皇驪山以水銀爲江海。”

  《漢書·劉向傳》云:“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餘丈,週廻五里有餘;石槨爲遊館,人膏爲燈燭,水銀爲江海,黃金爲鳧雁。”依德初釋義,子瞻迺自祖龍墓中穿行訪客;秦陵宋時猶未開掘姑不論,臨潼東距泗州近兩千里,和仲能於當日往返,豈習得長房縮地祕術?觀下句“千尋度玉峯”,知是辭實謂雪滿大地、極目茫茫似銀海。

 

 

南都妙峯亭

  “亭亭妙高峯”,趙次公註云:“‘妙高峯’,則取海上德雲所居之山爲名。”

  唐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云:“南方有一國土,名爲勝樂;其國有山,名曰妙峯;於彼山中,有一比丘,名曰德雲。”是“德雲所居之山”名爲“妙峯”,非“妙高峯”。晉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莊嚴淨土分》云:“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釋子榮註云:“梵語‘須彌山’,此云‘妙高山’,出衆山之最高大爲第一。”知“妙高峯”當以須彌爲名。然子瞻此句似自“妙峯亭”三字化出,未必即用山王典故;“妙峯”固可謂取善財童子首參處爲名,既經添入“高”字,意旨已異,不宜解作勝樂國山。

 

 

神宗皇帝輓詞三首·其二

  “誰知本無作”句,趙次公註云:“佛書有‘無相、無作’。”

  “無相、無作”云者釋典習見、經論皆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分·無相品》云:“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由離諸相無漏心力,能於無相、無作法中圓滿安忍波羅蜜多,亦能圓滿諸餘功德。”《十住毗婆沙論·入初地品》云:“空、無相、無作名爲如,諸佛來至三解脫門、亦令衆生到此門故,名爲如來。”漢地各宗撰述屢用是辭,釋僧璩《十誦羯磨比丘要用》云:“當勤三學:善戒學、善心學、善慧學;當修三脫門:空、無相、無作;當勤三業:坐禪、誦經、勸作衆事。”釋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云:“雖修無念,不以無念爲證;雖修空,不以空爲證;雖修菩提涅槃、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爲證——即是不住無爲也。”

 

 

雲師無著自金陵來見余廣陵且遺余

支遁鷹馬圖將歸以詩送之且還其畫

  “乞得摩尼照生滅”句,馮景註云:“《善信經》:明月珠、摩尼珠多在龍胸中。”

  佛典題爲“善信”者,釋僧祐《出三藏記集·新集安公疑經録》云:“《善信女經》,二卷。”釋法經《衆經目録·衆經疑惑》云:“《善信神咒經》,三卷。”此二書隋唐間經目多有載録,然圓覺禪院栞刻以降,歷代未見;是遲至宋高宗紹興年間已皆散佚,不知山公何處得覩。

  《法苑珠林·神異篇·雜異部》云:“明月摩尼珠多在龍腦中,有福衆生自然得之;亦名如意珠,常出一切寶物衣服飲食,隨意皆得。”

 

 

贈常州報恩長老

  題註,查慎行云:“史能之《咸淳毗陵誌》:感慈寺,本顯慶寺,一名報恩,在武進縣東八里。唐顯慶中建;宋元祐三年,胡右丞宗愈請爲墳剎。”

  《咸淳毗陵誌·觀寺·寺院·武進》未見“感慈”“顯慶”“報恩”諸名。是書載常州境內寺額“感慈”者有二:報恩感慈禪院,在州東南三里,子瞻謁處即此;感慈顯慶禪院,在晉陵縣東南二里,“元祐三年,胡右丞宗愈請爲墳剎,賜今額”。悔餘蓋因名致淆,遂成錯釋。

 

 

再贈常州報恩長老

  “薦福老懷眞巧便”句,查慎行註云:“《咸淳臨安誌》:薦福寺在鹽官縣西三十里。”

  釋義懷生平載諸釋惠洪《禪林僧寶傳》,復見録於《五燈會元》、釋如巹《禪宗正脈》等,然各本俱未言及其曾駐錫鹽官縣西薦福寺;是處北距常州報恩感慈禪院四百餘里,子瞻雖久耽禪悅,恐未必修得天眼通,焉能於隨喜時目見有感而發爲詩?悔餘係海寧土著,錯認當日勝跡爲故里舊觀,蓋囿於鄉情,不足爲訓。

  《禪林僧寶傳》有越州高足圓照宗本傳,云:“懷公徙住越之天衣、常之薦福,本皆從之。”知詩云“薦福”實在毗陵。《咸淳毗陵誌·觀寺·寺院·州》云:“薦福禪院在州東南四里。”和仲欲謁伽藍,於檻前遙望東南一里外薦福禪院,迺憶雲門大德曾弘道彼處;慨歎其人雖“巧便”、法嗣復“尖新”,終不及報恩長老“碧玉盌盛紅瑪瑙,井華水養石菖蒲”,故成詩以讚“憑師爲作鐵門限,準備人間請話人”。

 

 

墨花並敍

  “求爲黑牡丹”句,程縯註云:“唐末劉訓者,京師富人;梁氏開國,嘗假貸以給軍。京師春遊,以觀牡丹爲勝賞。訓邀客賞花,迺繫水牛數百在前,指曰:劉氏黑牡丹也。”

  按季長釋義,子瞻欲請尹白作水牛圖。揆諸敍文及詩中“花心起墨暈,春色散毫端”等語,知和仲實倩斯人以墨繪牡丹,如後世寫墨梅、墨菊等類。

 

 

贈杜介並敍

  “覺來如墮空”句,查慎行註云:“《傳燈録》:此身如墮空虛,眼前皆白。”

  《景德傳燈録》《續傳燈録》《增集續傳燈録》俱未見“此身如墮空虛”等語。佛典言“墮空”,多謂溺於空見,《大明度經·守空品》云:“甫欲向空至空、向無想至無想,不墮空、無想中,悉欲具佛諸法。”《自在王菩薩經》云:“云何名入義心?不墮空義見、無相義見、無作義見,是名入義心。”漢地諸宗習引此意,釋吉藏《法華玄論》云:“學阿毗曇門,墮有見中;學空門,墮無見中;學昆勒門,墮空有見中;學非有非無,墮愚癡論。”釋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云:“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唯《大方廣寶篋經》云:“雁王子行虛空中,畏墮空不?”《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問羅漢受決並答》“無翅之鳥失據墮空”與子瞻此詩當俱用是意。

 

 

余將赴文登過廣陵而擇老移住

石塔相送竹西亭下留詩爲別

  “我亦化身東海去”句,馮景註云:“《釋論》:一覺性是法身,二覺相是報身,三覺用是化身。又:釋迦牟尼千百億化身。《寶王》云:法身如月之體,報身如月之光,應身如月之影。”

  《大智度論》《釋摩訶衍論》皆未見“一覺性是法身”“千百億化身”等語。《佩文韻府·去聲·二宋韻·用·覺用》云:“《釋論》:一覺性是法身,二覺相是報身,三覺用是化身。”《清淨法身毗盧遮那心地法門成就一切陀羅尼三種悉地》云:“毗盧遮那佛告白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及五大菩薩等:此三種悉地成就之相,若人持三部神咒得此三悉地者,當知是人成佛不久。”

  《大明三藏法數·一月喻三身》云:“法身如月之體,報身如月之光,應身如月之影。”條下夾註:“出《寶王論》。”釋飛錫《念佛三昧寶王論·念三身佛破三種障門》云:“法身者如月之體,報身者如月之光,化佛者如月之影。”是釋一如雖徵引前賢著作而猶訂以己意。

  山公蓋未覈原文,徑用韻書、辭典,遂致錯識。

 

 

次韻徐積

  “裹飯先須問子來”句,查慎行註云:“退之《贈崔斯立》詩云:昔者十日雨,子來寒且饑。”馮應榴註云:“今本韓退之詩云:子桑苦寒饑。並不作子來,豈舊本有作子來者耶?”

  韓愈《贈崔立之》云:“昔者十日雨,子桑苦寒饑。”朱熹《昌黎先生集攷異》云:“‘子桑苦寒’,下三字或作‘來寒且’。”廖瑩中註《昌黎先生集》云:“‘桑苦寒’或作‘來寒且’。”是此篇宋時已存二種,傳世舊本確有“作子來者”;悔餘據或者説,星實按通行文。以子瞻詩化用退之語論,作“子來寒且饑”爲是。

 

 

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

  “長城隱千里”句,程縯註云:“《宋》:檀道濟被誅,引飲一斛,脫幘投地,曰:迺壞汝萬里長城!”

  季長以“萬里”釋“千里”,顯有未切。吳兢《貞觀政要·任賢》云:“朕今委任李勣於并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遯、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里長城耶?”

 

 

次韻穆父舍人再贈之什

  “看君黃氣發眉間”句,施元之註云:“《相書》:喜色紅黃。”

  《宋史·藝文誌·子類·五行》有《相書》七卷,不題撰人,未知即德初所引否;是著久佚,實難攷覈。王樸《太清神鑑·面部一百二十位·壽上橫列十位·堂上》云:“色紅黃,主親戚相聚之喜。”陳摶《神相全編·十二宮相論·官祿》云:“紅黃上下,有詔書加官進職之喜。”是“喜色紅黃”確有所本。然子瞻詩曰“黃氣”,釋以“紅黃”,究嫌未切。

  蕭吉《五行大義·論雜配·五色》云:“喜色則黃,怒色則赤,憂色則青,喪色則白,哀色則黑——此皆五常之色。”占星家皆發揮此説,李淳風《乙巳占·日月旁氣占·珥氣》云:“純白爲喪,間赤爲兵,間青爲疾,間黑爲水,間黃爲喜。”許洞《虎鈐經·客星》云:“星色蒼,將有憂;色多赤,將驚;色黄,將喜;色黑,將死守。”世俗多以額現黃氣爲喜徵,韓愈《郾城晚飲奉贈副使馬侍郎及馮李二員外》“城上赤雲呈勝氣,眉間黃色見歸期”、王安石《訴衷情·和俞秀老鶴詞五首·其一》“常時黃色見眉間,松桂我同攀”等俱用是意。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藤花館
发送

2条评论

  • 这种读书笔记还能历经几百年流传下来,不容易。
    2023-09-22 08:41:39 2回复
    0
  • 拜读
    2023-09-22 07:48:49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