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季子课题研究【1】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3-08-30 07:54:41
2519 3 2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座谈【17】

                  原创季子课题研究

季札的治国理政思想蠡测【第一部分】

内容摘要:从季札的人才系国运与强公室,抑私门而通时达变的政治观念、礼法相济为政尚俭与安民为先的政治思想,可蠡测季札治国理念的核心价值,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面临深化的关键时刻,仍能起到相当宝贵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季札  治国理政思想  时代问题相适应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音乐家、常州人文始祖季札三让王位的君子风度,在史上早就传为美谈,而作为吴国王室成员,他却没有直接掌国治政的经历,也没有专门的著述传绪后世,可在吳国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季札的身影随处可见。他曾两度出聘中原,尤其是馀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历聘中原绪国,遍交时贤,不但使诸夏对吴国有了深入的了解,还观列国政情而知世数之存没。譬如他入晋观景而知政,晚年救陈而自请退兵,虽然《左传》《说苑》等记载颇为简略,但还是为我们了解季札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些许信息,或者说,为我们当今研究季札的治国理政思想提供了一些依据。

一、季札人才系国运的治国理政思想

春秋时期伴着王纲解纽,权力下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贵族宗亲不再由世卿世禄而获得权力,这就为品行峻洁,才能卓越的贤士们脱颖而出提供了机遇,这些贤士们往往因其杰出的德能影响于一国之盛衰。这就是季札在访问中原诸国后形成的治国理政思想基础。他聘问中原诸国,历会诸贤,这本身即显了其礼贤尚能的态度,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的记载中,季札的言辞与行为体现了其丰畗的人才思想。首先,“好善”与“择人”之别。季札对晏婴、子产、叔向、赵子文、韩宣子、魏献子或“说”或“如旧相识”,对这些贤士能够秉持国政感到欣慰。他认为,为政者首先要德行高尚,亦即此后儒家所尚的所谓“内圣”。但是,作为为政者还需外王,以使德行外拓于治平大业,因此还要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季札的这一思想从其对叔孙豹(穆子)的评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此,《左传》有这样的记载:“吴公子礼来聘,见叔孙穆子,说之。谓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好善而不能择人。吾闻‘君子务在择人’, 吾谓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祸必及子。”[1](注释这样标注,字体-上标,后面都这样改)“叔孙豹因梦而倚重竖牛“遂使为竖,有宠,长使为政”。 [2]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访问中原。到鲁国,见到叔孙穆子,很喜欢他,但对穆子说:您恐怕不得善终吧!喜欢善良而不能够选择贤人,我听说君子应当致力选择贤人。您做鲁国的宗卿而主持国政,不慎重举拔善人,怎么能受得了呢?祸患必然到您身上。季札的判断从后来叔孙豹果真被竖牛作乱而饿死而得到应验。[3]

据传,叔孙豹在鲁国执政,地位尊贵而且十分专断。他手下有一个受他宠爱的小仆人名叫竖牛,也依仗主子的威势对下发号施令。叔孙豹有个小儿子叫仲壬,竖牛十分嫉妒仲壬,想害死他。有一次竖牛与仲壬一起到鲁国国君住的地方去玩,国君就送了一只玉环给仲壬。仲壬拜谢了国君,接受了玉环,但是因为还没有告诉父亲,所以他还不敢佩戴。他请竖牛替他向父亲请示能不能佩戴。后来竖牛并没有把这件事向叔孙豹禀报,就欺骗仲壬说:“我已经跟你父亲说过了,他让你佩戴。”仲壬就高兴地把那玉环佩戴上了。过了些时候,竖牛对叔孙豹说:“您是不是应该把你的小儿子向国君引见引见了。”叔孙豹说:“他还是个小孩子,让他见国君作什么?”竖牛冷笑了一声说:“其实他已经私下见过国君多次了!国君还送给他玉环,他都已经佩戴在身上啦!”叔孙豹把儿子叫来一看,果然见他佩戴着国君送的玉环。叔孙豹大怒,心想:这么小就知道背着父亲偷偷讨好国君,将来长大了岂不是个大祸害?于是他就找了个理由,把小儿子给杀了。仲壬还有个哥哥名叫孟丙,竖牛怕他会为弟弟报仇,又想把他除掉。叔孙豹为孟丙铸了一口钟,钟铸好之后,孟丙因为还没有请示父亲,所以不敢敲。他让竖牛去请示,竖牛又故伎重演,骗他说请示过了,可以敲了。于是孟丙就敲了钟。

叔孙豹知道后又勃然大怒,心想我为这个儿子花这么多钱铸了这口钟,钟铸好了你连招呼也不打就自已先敲了起来。叔孙豹一怒之下,就叫孟丙流亡,孟丙只好逃到齐国去了。过了一年,竖牛假意为孟丙求情,叔孙豹就叫竖牛到齐国去召孟丙回来。竖牛假装到齐国走了一遭,并没有去见孟丙,却回来对叔孙豹说:“我奉命去召孟丙,可是他仍然怒气冲冲,不肯回来。”叔孙豹大怒,就派人到齐国把孟丙也杀了。两个儿子死了之后,竖牛就成了叔孙豹身边唯一贴身的人。叔孙豹得了病,竖牛就把叔孙豹身边的人全部赶走,自己一个人侍候,不让任何人接近叔孙豹,说“叔孙豹现在需要静养,不想外人来干扰”。实际上竖牛断绝了叔孙豹的吃喝,叔孙豹就这样被他活活饿死了。叔孙豹死后,竖牛秘不发丧,偷偷地把叔孙家府库里的金玉财宝席卷一空,逃到齐国去了。叔孙豹只听信自己所宠爱的小人的话,结果父子三人都被这个小人整死。这就是不懂得多方考察、不会全面掌握信息的祸患啊!

季札所谓好善而不能择人的思想,揭示了这样的政治理念:为政者自身素质与识人、择人能力并不统一;叔孙豹虽然才禀卓荦,品德高尚,但因梦而倚重竖牛而不能择人造成终生之憾,季扎因叔孙豹的偶例,揭示出的是更带有普遍意义的人才学的问题,亦“好善“之德,并不代替“择人”之能,为大任者,必当具备慎举贤才的能力。可见季札对于叔孙豹任人失察的损失,是从攸关诸侯国的国运来认识的。[4]

人才关乎国运,中国古代的人才思想十分丰富,选贤任能,以兴帮国的事例举不胜举。季札适卫,见到了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等,他就很放心地下结论道:“卫多君子,未有患也!”这是季札于公元前544年历聘诸国中唯一没有提出为政建议,对国情做出无忧之评的国度,其原因即是多贤才理政当国,这些贤才即季札所谓“君子”,可见“君子”乃季札理想人才的标准。

何谓君子?季札并末详论,但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推得季子所谓“君子”的基本内涵。一方面,通过季札所论列的数位君子的德行特征中寻绎。季札论列了数位卫国君子,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蘧瑗【伯玉】与史䲡,关于蘧瑗【伯玉】与史䲡。据由周群,王玉琴校注的《四书人物考》载:

蘧瑗,字伯玉。卫大夫。……灵公立,尝与夫人南子夜坐,闻车声至阙而止。南子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以冥冥惰行。伯玉,卫之贤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誾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人问之,果蘧伯玉也。夫忠臣孝子,……盖其礼根于心,形诸外,悉出于至性至情,而非矫揉造作为之也。

伯玉之不以暗昧废礼,且能见信于深宫,而南子之智,实能及之,则加卫灵公一等矣。赵简子将伐卫,使史默往视之,默还,日:蘧伯玉为政,未可以加兵也。简子遂寝兵不出。……伯玉笃行慎德,老而不倦。孔子在当时所谓善者于齐则晏婴,于郑则子产,于卫侧伯玉,贤可知也。

《韩诗外传卷七》: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徙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诗》曰:“静恭尔位,好是正直。”

《大戴礼礼·保傅第四十八》: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患之,数言蘧伯玉贤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于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于北堂,于我足矣。"灵公往吊,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召迷子瑕而退,徙丧于堂,成礼而后去,卫国以治,史之力也。夫生进贤而退不肖,死且未止,又以尸谏,可谓忠不衰矣。孔丘称他为“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史䲡【即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名佗,字子鱼,也称史鳅。卫灵公时任祝史,负责卫国对社稷神的祭祀,故称祝佗。季札经过卫国时,赞史鱼为卫国君子、柱石之臣。卫国有位贤人蘧伯玉,为人正直且德才兼备,但卫灵公却不肯重用他;另一位叫弥子瑕的,作风不正派,卫灵公反而委以重任

史鱼看到这种情况,内心很是忧虑,但屡次进谏,卫灵公始终不采纳。后来,史鱼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将要去世前,将儿子唤了过来,嘱咐他说:我在卫朝做官,却不能够进荐贤德的蘧伯玉而劝退弥子瑕,是我身为臣子却没有能够扶正君王的过失啊!生前无法正君,那么死了也无以成礼。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这样对我就算完成丧礼了。史鱼的儿子听了,不敢不从父命,于是在史鱼去世后,便将尸体移放在窗下。卫灵公前来吊丧时,见到大臣史鱼的尸体,竟然被放置在窗下,如此轻慢不敬,因而责问史鱼的儿子。史鱼的儿子于是将史鱼生前的遗命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脸色都变了,说道,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马上让史鱼的儿子,将史鱼的尸体按礼仪安放妥当,回去后,便重用了蘧伯玉,接着又辞退了弥子瑕并疏远他。当孔夫子听到此事后,赞叹地说道: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言相谏的人,但到死了便也结束了,未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君王,以自己一片至诚的忠心使君王受到感化,难道称不上是秉直的人吗?《论语》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身为臣子,为国为民,尽忠职守,劝谏君王,是为臣的本分。

蘧伯玉历仕卫献公、殇公、襄公、灵公。从其行谊来看他笃行慎德、表里如一的“仁而智者”。史鱼是一位以进贤而黜不肖为志,由此可窥见季札所认为的人才高标——能使国无忧患的“君子”含意,季札观政不尽为探天命,其实是据人事推测一国的政情及未来,其中,对卫国诸贤的认识与判断最为明晰。季札对卫国政治的简括评论,体现了其丰富而深刻的人才学观点。[5]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季札就提出“人才系国运”的治国理政思想,这与习近平同志在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以及20215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提出“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精神可见,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季札确属高瞻远瞩。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西江月
  • 泉水涓涓
发送

3条评论

  • 季札三让王位的君子风度,在史上早就传为美谈。
    2023-08-30 15:01:48 0回复
    0
  • 厉害了。
    2023-08-30 15:00:19 0回复
    0
  • 陈老师学识渊博。
    2023-08-30 09:32:51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