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9】

陈平 最后编辑于 2023-08-11 10:36:50
2210 1 1

 

微信图片_20230809190832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30809074747_副本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30809074747.jpg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9】

【九】浅识中国传统书法

               陈平

【1】基础知识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

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刀)、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中国历史发展漫长,汉字文化同样如此,所以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书写艺术,也有了不同的文化享受。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种独特造型艺术。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独放异采。

【2】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创造了文字,距今约6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因在1921年在河南绳汕仰韶村首先发现,故名。近年又有许多陆续出现。1954年在西安半坡仰韶遗址,又出土了很多陶器,其口缘外往往刻有不同的符号。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地区也发现了仰韶文化的文字符号。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古今历代的专业书家研究,结果几千年来不断地完善及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中国文字。

【3】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13】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4】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烙铁书、中国现代书法等等,其书写规律与效果相比是迥然不同的,也是互不相通的。后者都是属于民间业余的工艺美术。这里基于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和技法、表现特征。只有让我们对书法的人文属性有了“基本”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中国书法”也会大有裨益。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不仅仅是过去的文房四宝--,其涵义也大有扩展,品种之多,不胜枚举;

  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从书体和章法上看,书法是要依靠书法家或者是书法练习者来实际书写的。

   那么除了正宗的传统的书写各种体貌风格流派书家以外,在我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近乎于胡乱涂抹的“意向”派即所谓现代书法。它不是在中国传统书法基础上,而加以创新完善的中国书法,它突出变异、怪异并追求神经质的视觉效果来哗众取宠。并刻意标榜所谓: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而实质是转向了工艺美术的范畴了。

这一点,在日本不少书家由于学习中国文字的困难,所以只好摒弃了中国文字成为书法艺术作品的语言性、实用性、审美性的基本功能,从而片面的、并断章取义的追求并改变中国书法文字的形象性”,出现了所谓的“墨象”派,以用笔的轻重和徐疾、笔锋的开合及落笔位置的胡乱变化等,写出各种怪异形象的文字。这一书派,虽突出“意象”,其字赏之也新颖,但汉字并非都是“形象”字,因此步履艰难,发展受到限制

所有这些书写怪异而所谓“现代书法”的书家,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侮辱与糟蹋。因为书法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它应该是包含深厚的学术修养扎实书写技艺,以及客观全面的艺术鉴赏能力、独特又基于人文审美的情趣,才可以称为书法家。看出书法和其他事物一样,尽管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但是,脱离了中国汉字基本的结构与审美的趣味,那是无法定位成中国书法的艺术元素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发送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