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生活”需要内涵重组
无所求
“低欲望生活”看上去觉得很美
初闻“低欲望生活”时,感觉挺前卫。因为联想到“低碳生活”和“节俭持家”。在物欲主义横流、消费主义喧嚣的背景下,欲望更需刻意放低些。何况天性总是让欲望升腾,“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五四运动后,觉醒了的女性挑战封建礼教与男性权威,也喊出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海派文学女作家苏青)
肖伯纳说过,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是欲望得到了满足。”为什么?即使原先欲望满足后,必然又产生新的欲望。没有房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豪装,有了豪宅想别墅。没有轿车想轿车,有了轿车想豪车;换了马自达,驾驶宝马3,想着沃尔沃S80L。欲望就是“劳碌命”,永远马不停蹄。于是,海明威“希望能向世界证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他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我在观看电视“动物世界”频道时也曾想过,动物进食真的太简单了,一口生吞;不像人类挑拣、洗净、切割、粉碎、烹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程序复杂,调味品繁多,餐具讲究,都是在耗费更多的资源和能量。人类消耗的资源和能量,不知是其它生物总和的多少倍。
地球能够承受人类的“奢华浪费”吗?2021年9月2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莫汉▪穆纳辛格提醒,如果继续现有的生活方式,那到2030年人类可能需要两个地球。2022年3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生物多样性公约倡导项目主任李楠提醒,目前全人类每年消耗了地球可再生资源的1.6倍。2023年7月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报告,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2023年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预告,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2023年7月5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40.9℃;2023年7月7日,全国发布108个高温红色预警。2023年将史上最热,全国多地已录得历史最高气温。
地球摆脱不了人类,但可以呻吟,可以通过气候变化来警告人类。人类,真的应当进入“低欲望生活”的状态。为了保护地球,也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展开“低欲望生活”的内涵感到很沉
正当我在遐思迩想中,浏览更多网络信息,了解“低欲望生活”的真正内涵时,心情不知不觉地沉重了起来。原来,当下流行的“低欲望生活”,不是我想象里的那么回事。当然,有自媒体作者从正面定义,“低欲望生活旨在通过改变个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消费和物质财富的追求,追求简单、实用的生活方式。”也有把特征加进定义,“低欲望生活是一种追求简单、朴素、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它强调对物质的减少和精神的富足,摆脱社会消费主义的影响,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然而,更多的表达,是从负面、消极的角度切入“低欲望生活”。
例如,有把“低欲望生活”概括为“十不”的:“不恋爱(含不结婚),(即使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不买车,不加班,不存钱,不时尚,不交往,不关心人,不关心社会”。如果说“十不”是一种主观的态度,那么“低欲望生活”的“十没”描述,算是一种客观的状态:“没有交集的朋友圈,没有像样的衣服,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宽敞明亮的房子,没有豪华的车子,没有兜里的票子,没有想去的地方,没有懂你的人,没有想说的话,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好家伙,哪里是“低欲望生活”?简直是“无欲望生活”,甚至叫“不想生活”,“不生活”。联想到的是“躺平”。
当然,“十不”“十没”,或许有些夸张,但并非是无中生有的臆想物,而是对网上年青人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各种典型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归纳。再如展开的表述,“工作只为满足最低生活需要”“能不与人交流就不与人交流”“只想宅到地老天荒”“只要没有不开心,那就是开心”“不追星,不时尚,购物为实用”“承认自己是普通人,普通挺好”“有心动的人,谁知那是不是爱情”。还有自媒体作者,把过“低欲望生活”强化为“未来几年最保命的方式”,为了未来,现在需免掉不必要的花费,避免盲目透支,降低需求,物质低配,留点压箱钱。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宣示“低欲望生活”的背后,都是顺向一根藤,就是欲望高攀不起来。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撑住欲望藤蔓的支架。年青人,当下生存压力山大,遥望未来缺乏信心。买不起房,还不起房贷,就租房呗;租不起房,就合租、群租呗;“太空舱”里,也可自成一统;总比一辈子当房奴强。结不起婚,就单身呗,高昂的彩礼,就是第一道坎;与其说彩礼是旧俗复燃,不如说是危机转移、焦虑转嫁。生不起孩,就丁克呗;怀胎、育儿时职场难,分娩后买奶粉难,将来支付教育成本难上难;孩子长大了,又是重蹈自己的买房难、就业难、结婚难、生孩难。
最近有一个火爆的短视频《开发商最大的天敌》,开篇“话说现在的00后,没有房贷,没有车贷,没有下一代”。后面的对话,道出了不少年青人的心语:“年轻人你为什么不买房呢?”“我为什么要买房?”“不买房怎么结婚呢?”“我为什么要结婚啊?”“不结婚你怎么生孩子呢?”“我为什么要生孩子?”……“我的孩子大概率也是重复我的老路……我本身已经过得不好了,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如果我的孩子出生,只是为了继承我的劳碌、恐慌、贫穷……我是穷人,干嘛不做个自由自在的穷人?”这段对话的视频,收藏超万,转发近8万,反映了“低欲望生活”的背后,是一种无望的情绪。
“低欲望生活”并非我国“新生物种”
深入了解后,又发现,负面社会情绪的“低欲望生活”,并非是我国的“新生物种”,而是来自东海的对岸。著名管理学家、“策略先生”大前研一,洞察日本当下社会经济现状:国家人口减少、社会超高龄化、越来越多年轻人失去上进心和欲望;国民持有大量金融资产,企业持有高额内部准备金,皆不能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宽松,公共投资扩大,无法提升消费者信心;政府大把撒钱,也无力振兴经济……安倍经济学六支箭,箭箭脱靶,将之概括为“低欲望社会”,并且写出了《低欲望社会》。2018年以来,该书在中国多次出版。
日本“低欲望社会”的特征,在社会底层表现得相当明显。如,人们对职场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养老的前景感到不安,30岁开始为养老做准备,拼力为未来储蓄;不敢花钱,更不敢负债,远离奢侈品,避开高消费;不买房,宁可租房,甚至越来越青睐可以提供住宿的网吧;不交友,不恋爱,不结婚,不成家立业;男生宁愿成为“宅男”,更愿与游戏结伴、将纸片人作为恋爱对象;不上进,不立志,不拼搏;佛系,躺平,穷冲,对出人头地不感兴趣,满足于做一个收入稳定的咸鱼。父辈们创造“昭和奇迹”的辉煌退入历史,新一代“平成废物”的庸常走进现实。
大前研一,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并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亚洲国家唯一比肩于彼得▪德鲁克与汤姆▪彼得斯的商业管理思想大师。面对社会的单身化、少子化、老龄化、不景气,他带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在《低欲望社会》中援引欧美有类似先例国家的做法,开出了理疗本国“低欲望社会”的药方。如都市再开发,闲置土地再利用,移民政策改善,优化观光地配套建设,刺激“熟龄大人”消费,人才教育转型等等。同时,对家长和年轻人提出了“要有胸怀全球的憧憬教育”的理念。
上述事实的存在,并非意味着是邻国的“低欲望生活”思潮,感染、传导、影响、甚至带坏了我们,而是说我们的“低欲望生活”趋向和萌芽状况,无独有偶,更非捷足先登。矛盾论告诉我们,个别,包含了一般;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不愿生孩子,就是国际上的普遍性社会难题。过去养老,靠孩子;养儿防老,绝非虚言。经济社会发展了,今天养老,可以靠自己的积蓄,靠社会(花钱进养老院),靠国家(政策、社区),不必靠孩子了。而养育孩子,却是非常费神费力费钱的事。除了天伦之乐,从经济角度看,生孩子是划不来的事。大前研一也说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应对出生率降低;此题目前无解。
针对“低欲望生活”须未雨绸缪
4年前,曾有教授发文认为,“低欲望社会”在中国是个伪命题。其依据有,《低欲望社会》并非严谨的学术著作,大前研一未对“低欲望社会”作出明确的界定;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文化土壤、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和社会福利结构等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宜简单比附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发展政策,中国的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国土壤,“逻辑起点”不同;中国方案更接地气,二孩政策放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更深;“双11”“双12”“花呗负债”数据秒杀中国“低欲望”概念。所以中国是否进入“低欲望社会”,需要立足自身环境综合考量。
但这4年中,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明显的。首先是对GDP增长率的冲击,2018年中国GDP总量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2019年986515亿元,增长6.0%;2020年1015986亿元,增长2.3%;2021年1143670亿元,增长8.1%;2022年1210207亿元,增长3.0%。GDP增长率的下降,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减少,也即就业率的降低,这是直接关系到民生的。其中对旅游业、住宿及餐饮、客运等行业就业的冲击,最为严重。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在国新办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就业形势。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这个失业率数据,看起来觉得还可以乐观。但是分段看呢,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0.8%;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1%。注意“劳动力”这个词,就是说了,“非劳动力”并没有进入失业率计算公式的分母。
再看16-24岁20.8%的失业率,非常高;实际情况更高。16-24岁年青人总量9600多万,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也就是说,除了在校读书的以外,那些“宅家啃老”的、“全职子女”的、“游戏晃荡”的,总之“不想劳动”“不找工作”的,都不在“3300多万”这个分母之内。而这“找工作”的3300多万中,有600多万尚未找到工作,这就是16-24岁年青人调查失业率20.8%的由来。还有重要的一件事是,“找到了工作”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发布会上解释了,是“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换言之,只要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便属于就业。可以想象,年青人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只能“低欲望生活”。
中国是否进入“低欲望社会”,不必在概念中纠缠。“低欲望社会”的精准定义是什么,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成共识。真正重要的是,《低欲望社会》所描述的现象,我们有没有?有多少?程度如何?怎么办?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尽管“佛系、躺平、十不主义”并非年青人真心所愿,或者更是语言调侃、情绪释放,但是林林总总的客观状况,真真实实地摆在大家面前。我们必须睁大眼睛,看清真相全貌,承认事实,筹谋对策。如何帮助年青人励志就业?如何让劳动者觉得勤劳可以致富?如何改善分配、再分配制度?如何把中国基尼系数降低到合理区间?如何提升国民对未来的信心?如何让消费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更是需要社会精英们献计献策的。
总之,“低欲望生活”的名称,很是时尚可掬;但其内涵,不能持续下去,需从负面重组为正面,需要全体国人、社会各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