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分隔柱在哭泣
——一位正行高中生对人行道板分隔柱间距设立标准的思考
去延陵西路上的肯德基用餐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供非机动车上下的人行道斜坡上,竖立着好多根水泥立柱,立柱间距很小,开着车上道板的人们常常需要抬高两条腿,才能让电动车安全通过。这是夏天,人们衣着又少,行路不便的同时,又有了些不雅观的感觉。这勾起了我的好奇:这些石柱间隔应该有多宽呢?
我向城管方面的一位叔叔求助,据他介绍,这种水泥柱有个名字,叫道板分隔柱,它们的作用是阻止机动车停上人行道板,为行人提供更安全、便利的行走空间。但它们的间距标准,叔叔说,这是根据道路情况来规定的,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听了叔叔的话,我开始留心周边的道板分隔柱间距,有趣的是,以我家为中心点,辐射周边不到500米半径的范围里,分隔柱间距就呈现了许多个数据。
以延陵西路肯德基门店为例,约三米长的人行道板斜坡上,就矗立着七根分隔柱,其中间距最短的不到20厘米!而这20厘米再往前一点,又是一处道路指示牌的金属柱子!最宽处约60厘米,但空隙的后头又停着一大排电动车,这让其他非机动车主们怎么走?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石柱上黑迹斑斑,这是非机动车在上面蹭过的痕迹吧?
离开延陵西路,我向北走去,这里是虹桥加油站后面的一条小路,同样的道板、斜坡、同样的石柱,却有着不同的距离。这里紧挨着虹桥加油站,斜坡长约120厘米,分隔柱间距80厘米,应该可以容纳一辆电动车顺利通过。
这是小路另一边,许多商铺林立,平时来往的人流量也很多。经测量,分隔柱间距宽的59厘米,窄的不到55厘米,石柱上同样划痕俨然。
见我在用尺测量,菜根香的一位阿姨走出来和我交谈了一会儿。原来,7月9日那天,阿姨带着货想从这里上道板(她的店就在上面),由于货物较多,她没看清石柱空隙,脚踝上当时就被擦了很长的一条伤痕。七天过去了,伤并没有痊愈,脚踝反而显得更肿了。“改造时他们来打桩,我们就都在给他们提意见,可他们不听啊,他们说了,这是国家的标准,他们也没办法。可是,这真的是给我们老百姓走道用的吗?”阿姨无奈地叹着气。菜根香边上有家“超萌果”,里面的阿姨也走了出来,她是前天在经过分隔栏时撞的,当时她的电动车上正载着几箱葡萄,人没撞伤,两大箱葡萄却遭了无妄之灾,摔在地下烂了。“我是做社区团长的,水果给不到客人,只能自掏腰包。”阿姨说。
我又去二中、大拇指面包店门口看了看,这里的间隔柱距离基本都有120厘米左右,非机动车行走是一定没问题的,但是不是会影响到诸如垃圾清运车之类的运行,我就没把握了。
正是下班时间,人们行色匆匆从文在桥畔经过。我又捕捉到一个让我比较震惊的画面——很多年前,文在桥通往西新桥方向的人行道板上,就属于人车混行道路了。这里,行人能走,非机动车也能走,由于车流汹涌,机动车是不可能停到上面来的,可为什么这里还竖立着间隔柱?而且,间隔大小不均匀,由于人流太大,从安全考虑,我没有上前测量,但目测间距最窄处不会超过80厘米。这是否会给行人和非机动车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呢?
邮电路上的间隔柱和以上几处比起来就规范了很多,它们完美地避开了盲道,两柱之间距离基本都在120左右,方便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的同时,也很好地阻止了机动车上道板的后果。
这次实地测量之后,我对于菜根香阿姨说的那句“这是国家的标准,他们也没办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可是,城管叔叔也确实说了,“这是根据道路情况来规定的,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到底有没有标准呢?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在网上进行求索,发现网上有一条“根据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规定,分隔柱的间距宜为1.3m~1.5m。”由于知识范围有限,我没能查到相关的红头文件规定,但我相信,间距标准一定是存在的,叔叔说的“根据道路情况规定”的灵活机制也一定是存在的,但分隔柱的间距应该起码不能小于90-100厘米。要知道,衣食住行中,行占了我们生活的很大比例,在道路上行走的人群中,除了数量最多的汽车、电瓶车、自行车之外,还有初为人父母推的婴儿车、为人子女者推的残疾车、收废品、垃圾的劳苦人蹬的三轮车……
我们行走在文明常州的街头,我们追求着更便捷周到的生活,不让机动车停放到人行道板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交通的便捷才能带动经济的蒸蒸日上,细节的完美才能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繁荣。希望今天的呼吁,能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合理、合规地安排这些分隔柱,别让它们在伤痕累累中无声地哭泣……
谢谢!
常州市正行中学 王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