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不除百病生!梅雨来袭,如何祛湿?

倾听民生 最后编辑于 2023-06-16 08:45:53
3320 3 5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

6月18日前后

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将同时进入梅雨期

入梅时间均较常年偏晚

梅雨期将偏短

梅雨量接近常年到偏少

综合最新气候监测和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和客观方法预测结果,国家气候中心发布预计:

江南地区:预计6月18日前后入梅,较常年(6月9日)偏晚,梅雨期较常年(31天)偏短,梅雨量接近常年(395毫米)。

长江中下游地区:预计6月18日前后入梅,较常年(6月14日)偏晚,梅雨期较常年(32天)偏短,梅雨量接近常年(318毫米)到偏少1~2成。

入梅后,强对流天气活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频繁发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局地强降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有增加趋势,极端性更强,需做好大中小河流防汛、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的防范工作。

梅雨是我国江南地区

夏季最为突出的天气特点

通常表现为降水集中、降雨量大

雷暴大风等天气

入梅后,黏哒哒闷呼呼

衣服晾不干、蚊虫嚣张、家具受潮

等一系列烦恼找上门来

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

“湿气不除百病生”

许多人一到梅雨季节就可能会产生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不良的现象,有的甚至还时常伴随有精神萎靡不振、贪睡、手脚无力、舌苔白腻等现象,在中医中就把此类现象叫做“湿邪”。

什么是湿邪?

湿邪又叫湿气,和风、寒、暑、燥、火并列为中医的致病因素,这些致病因素都会给身体造成麻烦,但是唯独湿最为难缠。湿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只要被它“黏”上就很难甩开。当然,湿气也从来都不会孤军奋战,很容易和其他致病因素“狼狈为奸”。当遇到寒邪时变成寒湿,遇到热邪变成湿热,遇风邪时变为风湿。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因天气潮湿、淋雨涉水所致,夏天湿气很重,易因湿邪治病;内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嗜食肥甘厚腻,过食生冷,造成脾失健运,湿自内生,而湿气的根源在脾,对于脾生湿,脾困湿的病症,一般健脾与利湿同治。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有哪些?

● 1.健康人的舌质呈淡红色,舌面上有一层薄白苔,湿气重的人通常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舌体边缘呈锯齿状。

● 2.常有食欲下降、胸闷腹胀、恶心等症状,茶饭不香,食不知味(这是因为体内的湿气伤及脾,使脾吸收饮食精微的功能降低,不能正常运化而产生)。

● 3.全身困重发沉,感觉睡不够或睡后不解乏,整天无精打采,懒得动弹(有些人常感觉“头重如裹”)。

● 4.大便溏稀且黏,易黏马桶,排便不爽,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 5.毛发和面部容易出油,或面部易长痘,头发一天不洗,就油腻成缕。

● 6.其他诸如眼睛分泌物增多、小便淋浊不利、皮肤湿疹等,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如何赶走湿气?

1、劳逸结合

这个季节不要过度疲劳,否则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2、避免外湿伤身

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如果家里的被子发现发霉了,螨虫就会特别多,要当心皮肤、鼻子过敏。如果家里有晒干的橘子皮,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放置在被子里,可以保持干燥、去霉味,还可以防虫。

3、饮食祛湿

应以清淡祛暑、清热解毒食物为主,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

利水祛湿类食物:黄豆、绿豆、金针菜、冬瓜等。

清热祛暑类食物:西瓜、荷叶、丝瓜、黄瓜、芹菜、苋菜、甘蔗等。

清热利湿的食物:茼蒿、茭白、竹笋、菜瓜、荸荠等。

健脾利湿的食物: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健脾祛湿食疗方:砂仁薏米淮山粥、薏米莲子百合粥、生姜益气粥、白鲫鱼煲汤等。

4、中医祛湿

(1)中药内服祛湿

常用的健脾祛湿中药有茯苓、白术、苍术、藿香、佩兰等,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如需中药内调祛湿,可到治未病门诊开具个体化处方。

(2)中药足浴祛湿

中医有“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的说法,足浴属中医外治范畴。治未病科有中药足浴方——祛瘀排湿沐足方,方内有干姜、川椒、艾叶、伸筋草、透骨草、桂枝、桑枝等,具有舒筋活络、温中散寒、排湿止痒的功效。

(3)经络穴位祛湿

经络穴位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天然药库,蕴含着人体强大的自我调整功能。通过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等方法,刺激局部穴位,疏通经络气血,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湿的效果。

人体祛湿大穴

大椎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神阙穴

经穴名,出《外台秘要》。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阴陵泉穴

取穴的时候,做好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位的位置。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中医讲究“治未病”思想,在当下季节,在自身还未出现明显症状的前提下,可通过饮食、起居等积极预防湿气。若已出现胃胀、纳差、便溏、头身困重、下肢沉重、关节肿痛等不适,则需寻求专业医生予以调理。[健康常州]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月满西楼
  • 泉水涓涓
  • 风吹云散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发送

3条评论

  • 应景实用。
    2023-06-16 14:48:44 0回复
    0
  • 可通过按摩、艾灸、饮食、起居预防湿气。
    2023-06-16 09:17:52 0回复
    0
  • 感谢分享
    2023-06-16 08:55:02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