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苏东坡
陈 平
{一}
众所周知,江苏常州,是苏东坡的喜爱之地,也是他的归隐处,一年后,他葬于河南郏县三苏寺村。根据史料记载,他生前先后十四次到常州,在此留下“赈灾江南、夜泊郊外”、“焚券还宅” “报恩寺藏苏墨迹”等数百个脍炙人口的故事,66岁那年他仙逝于常州孙氏旧馆,即被后人称谓的“藤花旧馆”。可以说,常州与苏东坡有不解之缘,那么,他又是如何与常州结缘的呢?北宋时期的常州究竟是啥样子呢?
说起来有人不信,在宋代的一段时期,咱常州还就是中国的第四大城市。这第四大城市的标准是以城墙长度为依据,不涉及面积人口之类的项目。
日本中国史专家斯波义信写过【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这本书,详细统计了宋代所有中国城市的城墙长度,并列出【宋代城郭规模一览表】,据此查阅,那时中国的第一大城市是杭州,城墙长度70里,第二个来是开封,城墙长度50.5里,第三个是苏州,城墙长度42里。第四大城市是常州,城墙长度27.1里,第五大城市是镇江,城墙长度26.1里。
据南宋【咸淳毗陵志】资料证实,常州外城墙的长度是27.1里。这在【咸淳毗陵志】正版古籍上很清晰写明,“常州罗城长度是二十七里三十七步”与斯波义信的记载完全吻合。
考据其他城市的史料证实,当时的常州还就是中国的第四大城;而且常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名列前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历史系教授贾志扬先生,在他的《宋代科举》书中统计,北宋时期常州有进士498人,【参考依据也是是《咸淳毗陵志》】,而那时常州人口不足10万,由此可见,比例在全国是很高的。
北宋时期常州最著名的教育家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他早年拜理学宗师程颢、程颐兄弟为师,是中国理学发展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受同朝好友邹浩等之邀,前来常州讲学长达18年,对常州的学风、文风、士风影响极大。常州学子对他十分崇尚,凡他去讲过学的地方均以“龟山”名之。直至明末清初,常州还有“龟山书屋”遗存(后改为“道南书院”)。所以卒后他被溢为“文靖”。
邹浩(1060——1111),字志号,号道乡,由杭州钱塘迁至常州,为北宋著名诤臣、诗人和文学家。他与苏东坡、杨时曾同朝为官。邹浩素来气节自励,秉公直谏;体察民情,关爱民生;出淤不染,刚正不阿;潜心诗词文学,丰富了宋代文学宝库。
其实早在唐朝时期,常州的教育风气就很浓了,如唐代名臣李栖筠(719-776年),字贞一,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进士,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至大历二年(767年),他出守常州刺史就重视地方教育关心后学。在他任职期间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这就吸引了远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为此办了“常州书院”。
他认为女子不比男人差,反对歧视妇女。这些观点对常州人文素质奠定了扎实基础,读书藏书成了常州人的爱好。参加各级考试,获取各种功名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优秀;如北宋乾德5年(967年),居住此地的宋维、宋绛两兄弟同时考取进士,常州官府建造牌坊以示庆祝,命名“来贤坊”。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居住此街的丁宗臣、丁宝臣两兄弟又同科高中进士 ,地方官府便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寓示“双双蟾宫折桂“之意。我认为,这位被史家称谓“文化中国”天花板的读书种子苏东坡,与常州的结缘的根本原因,除了这里自然条件好,关键还在常州的人文优势,当然,若不是他曾三次亲居常州,切身感受到这块居于运河漕运要冲,自隋唐时期就是各地赋粮转运中心,后来被誉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尤其是亲身感受到作为吴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四子季札,因让王位受封于延陵史称“延陵季子”之影响的真实性,恐怕也会发生变化。在苏东坡年长后,曾撰《延州来季子赞并叙》(延州也曾是季札的封地,季札被人们尊称为延陵季子或延州来季子),盛赞季札继承发扬光大先祖泰伯之贤德,三让王位,弃国如遗,苏东坡作的《季子赞》中称:“泰伯之德(开创吴国的始祖),钟于先生。弃国如遗,委蛇而行,坐阔春秋,几五之二,古之真人,有化无死。”称颂他是“古之真人,有化无死”。他不仅在其诗文中赞扬季札,在为人处世中也总以季札为表率,崇尚仁义、恪守诚信。因此,他对这位常州最早的开拓者人也是本地文始祖的季子,的确是从内心敬仰。到了南朝齐梁时期,常州又出了文采风流的“诗人皇帝”梁武帝萧衍,编纂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的昭明太子萧统。早年苏东坡读过众多典籍对他们的业绩都有印象,他认为,萧统在陶渊明尚被忽视的时代对陶前期的接受、传播史上写下了最有价值的一页,为陶的被接受了开通重要的渠道。在后来的多篇诗文中,他常提及这两位常州先贤。
其实江南当时条件比常州好的地方很多,如苏州杭州等,而且作为大宋官僚体制内的朝庭命官,他完全可以向皇帝提出去居住,但他崇信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科学性。
孟子认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作为一代大文豪的苏东坡之所能刻骨铭心”人和“的内涵,这与他后来经历的许多事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