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牌楼巷位于常州经开区内,紧挨着大运河。
隐藏在城市喧嚣中的牌楼巷老街历史悠久,古韵悠长。南宋末年,元军在戚墅堰、横林一带爆发“五牧之战”。当地戚氏、蒋氏族人奋勇抵抗,清光绪三年,为旌表两族后人,在戚墅堰老街建牌楼一座,牌楼巷由此而来。
抗战期间,原牌楼被侵华日军烧毁,但地名沿用至今。解放后的戚墅堰地区,因水陆交通便利,工商业基础发达,一度有“小上海”的美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常州城市发展、运河扩宽和老桥拆除重建等原因,沿河的老街大部分被拆除,戚墅堰老街也逐渐没落,曾经的“小上海”褪尽繁华,但牌楼巷老街内仍留有诸多江南传统民居,并保有古桥、古运河等历史文化遗迹。
去年5月1日起,戚大街改造工程启动,包括管道治理,路面优化,周边建筑立面出新等,而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例如老巷牌楼、东街、老字号店面等做了最大程度地保留,经过一年的精心改造,牌楼巷面貌焕然一新。(文字来源于网络)
从北面进入牌楼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近百米长的老街古韵浮雕组图
造型简约的建筑小品
新铺设的黑色路面
沿街有不少老字号的店铺
古色古香的门面
市民在新修建的观景休闲长廊上散步
牌楼巷内新建的几处公共卫生间,为路人、居民们的“方便”提供了方便
由我市著名民俗专家季全保提供底本的近百米长的市井生活浮雕图
居民家里都通上了天然气管
建于明成化年间的万安桥是牌楼巷的一处重要历史文化符号
尚未改造的牌楼巷东街万安桥以东一段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