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毗陵驿与崇祯帝

安文 最后编辑于 2023-03-18 18:36:56
3842 2 7

戏说毗陵驿与崇祯帝

                              安  文                                               

1.jpg

游常州,不去毗陵驿是洋盘,它不仅规模仅次于明留都南京金陵驿,不仅是乾隆南巡三登常州的皇家码头,不仅有《红楼梦》贾宝玉与贾政最后辞别的文亨桥,还与明朝亡国之君崇祯吊死景山有点关系。

2.png

有无驿站,历来是古代中国城市重要性主要标志之一,因为它既是政府招待所,也肩负人员转送和物资传递等物流职能,帝国中枢和地方之间就靠这个物流系统网络,公文和物资往来、官员交通往返才既有效又快速。常州宋代就在天禧桥(弋桥)堍设了毗陵驿,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朝京门外,明清两代则移至朝京门内现址,于民国初年(1912年)撤裁。

由朱元璋一手制定的明代驿站制度是驿站发展史上的成熟期,前朝积累的各项制度、方法基本完善,路线也趋于合理化和网络化,明清两朝基本沿用了五百年。明代驿站大致分为三类四种。三类是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急递铺比平时运送更快速。递运所肩负运送物资责任。而水马驿则因交通工具不同又分为水驿和马驿。水驿沿长江、运河及其他重要河流分布,而马驿则遍布全国,二者互相补充,构成了驿站主体。毗陵驿全盛时有驿马46匹、马夫29名,战船15只、水手123人,有接官亭,又叫做皇华亭,亭前古运河畔有大码头,是身兼三类四种管理水陆物流和人员交通的国家级一等大驿站。3.jpg

毗陵驿与崇祯吊死景山扯上关系,有点像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引起的海啸这种能量传递效应,蝴蝶是崇祯时一个常州籍御史毛羽健,导火索是其生活作风问题。原来毛御史患严重妻管炎,趁老婆回常州老家探亲机会,在京城偷纳一小妾。没想到竟被千里之外的正牌夫人得知了。毛夫人怒气冲天,马上赶往京城。御史压根没想到老婆这么快就从天而降,只能认瘪求饶。事后毛御史得知:老婆大人信息是由常州同乡京官通过毗陵驿传递的,如此神速赶来京城,也是通过毗陵驿利用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驿站物流系统。毛御史不敢同老婆叫板,于是迁怒于毗陵驿,挖空心思要修理驿站。

恰巧崇祯皇帝即位三把火,试图励精图治重振大明,鼓励言官针砭时弊、改革创新,而毛御史又想趁机找驿站泄愤,于是就向崇祯皇帝奏了一本。他在奏章里,充分论证了驿站的弊端和祸害,建议崇祯皇帝裁撤全国的驿站,为国家节省一大笔财政支出。

那驿站有没有其所言的弊端和祸害呢?还确实有。驿站,管事的叫驿丞,衙门是挂在州县衙门的,所以驿丞虽由中央任命,但也算州县官吏。驿站办公经费是从州县财政调拨的,所谓“支直于府州县,而籍其出入”,明代正税并不包含这一项,驿站经费要由当地政府另行摊派的。如这年驿站共花银五千两,这个县有五千户人口,那就摊派每家一两银子。这种摊派无疑加重了百姓负担,在农业歉收时,甚至让很多穷地方老百姓不堪重负。

崇祯皇帝显然只见这里的弊端,没看到驿站制度的必要性和益处,于是采纳毛御史建议,下令废除全国所有驿站,驿站数以万计的驿卒全都失业,工作改由民夫承担。这个雷厉风行的改革措施,看起来每年为政府节省了几十万两银子,但一方面增加了民户的劳役负担;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大量失业人口,带来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完全得不偿失。明朝末年,老百姓已经在土地兼并、天灾、各项摊派之下不堪重负,失业大军又添了驿卒这股力量,他们无田可耕,无法生活,只好加入流民、盗贼洪流之中,甚至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成为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被裁撤的几十万失业驿卒中,有个李自成,因为失去旱涝保收、赖以生存的职业,不得不率众加入高迎祥的农民起义军,成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短短十几年后,他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后清兵入关,十几万骑发挥行动敏捷优势横扫几百万明军,迅速打下北方,而明全国各地一盘散沙,江南各自为战,与崇祯皇帝采纳毛御史建议,毗陵驿躺枪、全国驿站裁撤、百姓不堪驿役重负、国家人员物流交通网络系统彻底崩塌,是脱不了干系的。可惜崇祯吊死景山前,已经来不及回味朱元璋创新驿站初心,后悔自己“创新”不守正了。

4.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小明
  • 善舞
  • 泉水涓涓
  • 顺其自然者
  • 子兵
  • 形影相随
  • 西江月
发送

2条评论

  • 断网了。
    2023-03-19 08:22:05 0回复
    0
  • 没了驿站还能快速传递信息?
    2023-03-18 18:45:48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