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云“欢欢喜喜过大年”,盖因人们辛苦劳作一年,欲借春节期间稍作放松,借以调节疲惫之心身,以利来年更好地拼搏。
其实,过年欢喜与否,于不同人群、不同人生阶段,其心情便截然不同。我曾走南闯北40余载,如今已年过古稀,对于过年,大约有过四种不同之心情。
一谓少儿时过年,期盼与开心。其时家贫,物资匮乏,平时难求温饱,唯盼过年改善。所谓改善,一乃国家增供稀缺粮油食品,如糯米、麻油、赤豆、花生以及鸡鱼肉蛋等其他副食品之类,尽管按户定量,但总是欢天喜地领家长之命去排队购买;二为平时生活积累,如日常将西瓜子、南瓜子等洗净晒干,留作过年炒食;三系自力更生,利用房前屋后与河边残留土地种植,除四季蔬菜外,再点种些向日葵、蚕豆、花生之类,秋收后留待过年食用。及至腊月二十四“送灶节”开始,家家户户自做馒头、团子外加蒸糕;大小年夜更是蒸煮烧炒,年味十足;但等大年初一早晨向长辈拜年后,母亲的“杂果包”便令我等喜上眉梢;新年头上,但凡有长辈亲戚前来拜年,一角两角的崭新票子“压岁钱”,更把孩子们的喜悦和开心推向高潮。
二谓青年时过年,渴望与焦心。十七岁离开常州下放苏北新洋农场,后又奉调北方国有大型煤矿,每每回乡探亲,旅途之艰辛如同烙印而挥之不去。而今每观“春运”新闻,便想起当年自身:曾于节前伙同知青朋友,一天之内来回步行66里路到射阳县城购买麻油、花生、黄豆几大包扛回连队。待到农场船队备齐,再肩扛15里到达团部上船,熬过40多个小时的水路回到常州;在煤矿成家后享受四年一次探亲假,曾独自抱一孩子、外加大小七个包裹,因买不到车票而从站外沿铁路走进站台,找到南下列车,寻一年长面善旅客之窗口,敬个礼敲开车窗,得素不相识长者帮助,先将孩子和包裹递进车内,然后空身紧贴车门旁的车帮,被人流自然挤入车厢,在众旅客轮流热情哄抱孩子后,挤往6号车厢主动补票。如此再昏昏沉沉站立十数小时,以数着车轮在铁轨交接处发出的有节奏的“刮哒哒”响声而熬时间,终于在半夜时分到达常州火车站。其时既无公交车又无出租车,只好抱子负重从火车站步行至南郊清凉新村,一路歇息多次,天亮时终于跨入家门,便一头栽倒床上昏睡,如同生一场病。从此看到那绿皮火车便头昏脑胀,条件反射:既渴望过年,好回家探亲;又害怕上路,焦心“花钱买罪受”。
三谓中年时过年,害怕与揪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回到家乡工作,虽无需节前挤车,但已步入中年,工作任务繁重,家庭上老下小,收入捉襟见肘,开支日益增大,真乃“亚历山大”来也。可“年鬼”似乎并不同情怜悯,总是加快步伐来到你面前,逼你既“四面应付”又“八方花钱”:长辈应孝敬,亲戚得拜年,兄弟姐妹该团圆;张三的人情要还,李四曾帮助过咱,远方的客人需接待;还有孩子们新年吃穿也应有所改善,更怕那来年学费收费单和房贷还款“预算”……恨不得将那“年鬼”挡在年内。真乃“穷人过年如过关”,其心情不外乎既害怕又揪心。
四谓老年时过年,忙碌与随心。转眼进入老年行列,长辈们皆已驾鹤西去,孩子们各自成家立业,自己也退出了职业生涯,社会往来渐稀。平日里编宗谱、写文章、做演讲、抓物管、抗疫情、查安全……既有条不紊,又自由自在——做己欲之事,写己好之文,购所需之物,食粗茶淡饭,怡然自得也;尤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常山呼“自由万岁”。却因“光阴似箭”“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那“年鬼”又接踵而至。此时已经很无所谓,无非是孩子们回来,或兄弟姐妹聚聚,添点忙碌嘛,何况囊中羞涩已稍有改善,再无急急如热锅蚂蚁之感,随心而已……
此乃人生四种过年心情,未知诸君能有此共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