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成殿

林捷欢欢 最后编辑于 2022-11-17 16:54:28
5417 1 6

常州文庙大成殿原为阳湖县学宫,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历代均有建修。现存大成殿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宽22。8米,进深16米,庄重古朴。殿前为大成门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壁间嵌有重修文庙石碑三块,大成门前泮池、石桥遗迹,保存完好。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常州文庙大成殿原为清代武进、阳湖两县学宫一部分,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历代均有修建。占地面积2570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宋代地方行政区划有路、州和县三级,由于路不直接设立学署,故宋代地方学署实际只有州和县才设。各学署设有教授,掌管教学以及学校的经费,作为大兴文教的有力举措。县学在清代毁、建多次。清道光十七年(1837)武进知县吴时行、阳湖知县范凤楷进行重建,咸丰十年(1860)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成殿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筑于一米多高的台基之上,规模高大,梁柱粗硕,为单檐歇山顶。大成殿面阔五间,宽22.8米,进深16米,飞檐翘角,脊饰鳌鱼,为宫殿式砖木结构,巍峨宏伟,气势庄严,庄重古朴。大成者,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宋徽宗曾尊崇孔子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又称礼圣殿。民国五年(1916)十一月二十六日,在县文庙创设武进县通俗教育馆。殿前为大成门三间,硬山造砖木结构。1937年侵华日军野蛮轰炸常州,县文庙的大成殿屋檐、先贤殿被炸坏。大成殿与原大成门之间壁间嵌有明洪武七年(1374)《常州府武进县重修儒学记》碑、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武进县儒学记》碑、明正德六年(1511)《常州府东岳庙修建记碑》、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东岳庙记》碑、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修常郡东岳庙记》碑、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碑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东岳庙记》碑等碑刻七通。原大成门前有泮池、石桥遗迹,保存完好。泮池,又称“泮宫”,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古代“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泮池呈半月形,上建卷扶花岗岩石拱桥,称泮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明伦堂除北面外三面砌筑有围墙,使得泮池紧靠南面前围墙。周围护筑有花岗石泮栏和栏板。1991年5月1日,在泮池右前方竖起“县学遗址”石质标志碑,碑背面刻有常州市总工会立、延陵沈经成书《重修县学碑记》。

 

DSC01991.JPG

DSC01982.JPG


DSC01983.JPG


DSC01984.JPG


DSC01992.JPG


DSC02010.JPG


DSC02011.JPG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泉水涓涓
  • 西江月
  • 顺其自然者
  • 陆吾
  • 章晓郁
  • 张秋生
发送

1条评论

  • 让古建筑重放光芒,让更多人了解她。
    2022-11-18 07:48:40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