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发展趋势: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
——1990年“当代散文发展趋向研讨会”追忆
李寿生
1990年初夏的五月,枇杷橙黄,新麦飘香。常州,这座孕育过唐荆川、赵翼、黄仲则、恽敬、张惠言的文化古城,又迎来了它文学史上的盛会。江南春宾馆,名家荟萃,高朋满座,海峡两岸的新老散文家、评论家在此开诚相见,各抒高论,探讨着当代散文发展之走向;一颗颗赤诚的心,系在我国散文事业的前途上。正如与会的一位散文家所言:“这个事实的本身,说明新时期的散文正迈着稳重的脚步在前进!”
新时期十年的散文,是一个历史的高峰,其艺术视野的开拓,思维方式的更新,艺术手法的多样,艺术语言的新变,都使曾被六十年代封闭、单向的散文创作和研究,逐步走向了开放和多元
对新时期十年的散文作何评价,在研讨会上形成热门话题。散文是不是像某些人所讲的“从中兴走向末路”,与会者的回答几乎一致是否定的。
曾经担任过文化部和中国文联领导职务的文学前辈陈荒煤在他的书面发言中称赞:“‘文革’后这十年来的散文成就,是一个历史的高峰。从冰心、夏衍、巴金、陈学昭这一辈老人的回忆录、随想录的写作到一批新起的年轻散文家的兴起,无论是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还是反映历史的真实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历史上空前的。”年近七旬的著名散文家何为认为:从纵的方面看,中国散文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散文在文学史上的比重超过了小说、戏剧、诗歌。从横的方面看,散文的受众面非常之宽。可以说,没有一家报纸没有副刊,没有一张副刊不登散文。大量的读者是通过报纸来阅读散文的。许多作者又是通过给报纸投稿走上散文之路的。说散文会走向灭亡,完全是危言耸听。四川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绍义在发言中强调:1979年以来,散文的进步是十分明显的。作家们把散文创作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抒写真情实感,描写心灵历程的多角度多侧面,作品反映生活的层面的广泛是前所未有的。老诗人、散文家朱子奇等还将散文和其他文体作了这样的比较:在性文学的泛滥中,唯有散文是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
散文有没有失却“轰动效应”,散文的田园里是不是“寂寞和荒芜”,四川口音浓重的西南大学副教授傅德岷列举大量事实驳斥道:秦牧、刘白羽、碧野、何为、宗璞、张洁、贾平凹等人的散文,不是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中学生学习的范文,这难道不是“轰动”?曹明华的一本《女大学生的手记》连续五次印刷,印数高达90万册,这难道不轰动?巴金的《随想录》一出版就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各大报均发消息和座谈纪要,小说、诗歌、影视中有多少能得到这一殊荣。轰动中国和世界影坛的电影《黄土地》就是根据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改编的,这能说散文不轰动吗?散文界老作家恢复青春,中青年作家纷纷崛起,形成了颇有朝气的散文作家群。据16个省粗略统计,至少出过一本散文集者,就有162位,这能说“荒芜和寂寞”吗?《散文选刊》的主编张若愚的发言更为具体:散文和别的文学样式作横向比较,轰动效应可能小一些。但作纵向比较,有很多值得兴奋的地方:“文革”以前,全国没有一家专发散文的刊物,十年中,广州出了《随笔》,天津出了《散文》,河南出了《散文选刊》,连辽宁铁岭地区还出了一本散文杂志。不少省级刊物,每年都发散文专号。散文,已不是作家的专利。其作者队伍空前扩大。小说家蒋子龙、李存葆等,老干部惠浴宇、杨成武等,演员新凤霞、刘晓庆等,剧作家魏明伦等,都写出了感动人的好散文。
与会代表还对十年来的散文理论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赞扬以林非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散文理论研究家,他们思想解放,深入思考和研究散文的本体优势,继承和借鉴国内外的散文理论,提出突破“形散神不散”、“物——人——理”等僵化的创作模式,以现代观念去烛照生活,写作“四不像”的“大散文”的理论主张,对当代散文的创作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脱离生活,内容平庸,题材和主题的单一,技巧和形式的单一,神韵和语言的单一,缺乏文体上的创新和突破,依然困扰着当今的散文创作
新时期十年,散文创作虽然出现了可喜的现象,一批新崛起的散文作家如繁星般地闪烁在文坛的天庭,但是总的来说,散文的发展与伟大时代和广大读者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其原因何在?山东文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郭保林从宏观上作了回答:一些散文创作没有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没有光彩熠熠地反映缤纷斑斓的生活,没有如椽之笔绘出时代风貌。大量的作品仍是“花好月圆”,远离生活,远离时代,甚至趋于唯美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散文题材和主题的单一,技巧和形式的单一,神韵和语言的单一,缺乏在文体上的创新和突破,缺乏巨匠和史诗般的作品。
从微观上进行独到分析的是海南师范学院的院刊主编陈建晖,他把散文创作的内容平庸、题材狭窄概括为三多三少:“名胜古迹多,人物心灵少;缅怀旧事多,反映现实少;身边琐事多,重大题材少。”他说,不少作者热衷于写山水之情,歌颂美好的东西多,揭露假丑恶的东西少,难以引起读者共鸣。表现手法又比较单调,常用三段论,写景——抒情——哲理或写物——写人——写理。思维模式也比较陈旧,写大海,就立意胸襟开阔;写蓝天,就立意壮志凌云。陈建晖还谈到散文评论中的问题,他批评有些评论家故弄玄虚,什么“直向运动”,什么“单向循环”,使人读后如坠五里雾中。这种新的玄学无疑应在摒弃之列。
散文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当代散文发展的总趋向是:更加走向开放和多元,更加走向社会生活的底层和深层,更加走向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我们处于散文的时代,人民需要时代的散文!”“生活之树常青,散文与生活同在!”“散文是玫瑰,只要勤奋耕耘,就会迸发出馥郁的幽香!”与会代表用诗一般的语言,呼唤着散文大潮的到来。
如何振兴散文创作?陈荒煤同志在书面发言中提出:今后散文发展的趋势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真情实感的美学原则,讲真话,抒真情,一方面回顾历史,正确、清醒地进行历史的反思,一方面更加着眼于展望未来,面向四化,面向改革开放。既要热情赞扬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新人新事,也要揭露一切不利或妨碍四化建设的坏人坏事,充分发挥散文在培养“四有”新人中的作用。著名散文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林非同志提出了散文的社会使命,他以为散文最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散文作者要提高这方面的责任感。上海市作协副主席、76岁的老作家王西彦的发言语重心长,他回顾了古今中外散文名篇成功的历史经验后说,真情实感是散文创作的出发点,一篇好的散文应是从真情实感出发到诗的境界。他希望:作家应该有自己的“根”,自己的生活基地。作家要有爱心,爱祖国,爱山河,爱乡土,爱生活,爱人民。散文要写那些最熟悉的生活,跟自己生命最密切的东西。
散文要繁荣,必须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做到题材多样化,风格个性化。老作家何为的发言给人启发良多。他说,百家争鸣不是一百头鸟唱同一个调子,而是一百头鸟唱一百种不同特色的歌,一百个、一千个散文家,就要有一百种、一千种散文风格。各种流派、风格,可以争鸣,允许并存。这也叫生态平衡。散文跟读者沟通心灵最直接,最能显示作家的人格力量、文化素质和美学兴趣。因此,作散文必须有感而发,平易自然,如同面对面谈心,不能摆架子训人。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洋腔洋调是散文之大忌。感情要真挚,虚假是瞒不过读者的。文学本身就是创造,平庸是它的大敌。作家的自我完善乃是一辈子的事。作家郭保林的发言比较系统,他极力主张:散文要波澜壮阔地反映生活,首先要打破主题的单一性。散文创作也可以像小说创作那样出现多主题或主题的多侧面。他以贾平凹的《商州三录》和张辛欣的《回老家》等作品为例,说明了散文创作完全可以打破主题的简单化、单一化,给读者多侧面的艺术想象。其次,要打破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单一性。《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冲破了旧的思维模式和旧的结构方式,看似乱,不规则,甚至上下不衔接,但它在不规则中求规则,乱中有致,形成统一整体的自然美。作者还把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如意识流)、电影“蒙太奇”和“印入”等表现手法引进了散文创作,使人别开生面。
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的趋势到底如何?与会代表坚信:它将走向更加开放和多元。这方面,傅德岷副教授的发言高屋建瓴,较有代表性。他说:开放,散文的艺术视点要更加广阔,不单指向山水花草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更需要更多地触及时事、论政、论社会、论人生。开放,还要变革散文观念,不能把散文仅仅局限在抒情散文的范围内,应提倡“大散文”的路数和格局,使散文回归到人民大众中去。多元,就是散文形式和笔法的多元化。散文最无定格,完全可以将其它文学样式的优点“拿来”,为我所有。因此,除了现实主义的散文之外,还应该有抒写主观情感的浪漫主义散文。其形式,除了常见的外,还应该有对话体、告白体、语录格言体、日记体、书信体、寓言体。其手法,有象征的,梦幻的,怪诞的,意识流的,虚拟的。变革散文的观念,突破过去束缚思想的各种创作模式,大力倡导变形与变革,使散文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色彩,这是历史的必然。
“当代散文发展趋向研讨会”,由中国散文学会和常州市文联联合举办。与会的知名作家有朱子奇、何为、王西彦、艾煊、海笑、高晓声、郭枫(台湾)、耿林莽、林非等。三天会议,有许多有趣的花絮,也有不少生动的故事。
“这个市长懂文学”
1942年出生的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晓堂(后任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作为东道主,在开幕式上讲了大约20分钟话。他说他是文学爱好者,是读着在座的老作家的作品长大的。接着他向与会者介绍了常州的人文历史和经济发展情况。最后请作家们参观常州后,对常州的工作多提意见。他的即兴讲话,言简而意赅,生动而形象,谴词造句,讲究文采,注意修辞,加上他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极具感染力,赢得了作家们的一片掌声。会后,朱子奇、王西彦、何为等老作家都叹为观止,称赞:“这个市长懂文学,讲话有水平!”
朱子奇为常州木梳做广告
“常州木梳真可爱/尼罗河边买得来/三十年成了好朋友/走遍世界随身带。”这首诗出自老诗人朱子奇的手笔。1958年,朱老在尼罗河畔买了一把常州小木梳,用了整整30年,来常时仍爱不释手。5月22日,他风尘仆仆赶来常州参加当代散文发展趋向研讨会,途中口占四句,这是唱给常州人民的一支深情的歌。
在风景如画的江南春宾馆,我们访问了中国作家协会顾问朱子奇先生。朱老不时拿出常州小木梳,梳着他那满头银发,笑呵呵地谈及他对常州的印象。
朱老长期担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亚非团结运动的领导工作,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国际题材的诗歌、散文,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诗人、散文家。他的长诗《和平交响诗》被我国选为代表作品送给联合国。
《常州木梳真可爱》,琅琅上口,深入浅出,应该是为常州木梳创作的最好的诗广告,与“八一面包,食品之宝”之类的广告词有云泥之別。且不花一分钱。几天后,常州日报刊登了记者采访朱子奇的文章,开头引用了这首诗。我很慎重地把这个喜讯通知了时任常州梳篾厂的厂长,这位厂长虚以委蛇,一笑了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常州许多国营和集体企业的负责人,文化不高,他们对于诗,对于著名诗人,对于广告词,大都不甚了了。其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郭枫强烈的时间观
郭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采访他,给我第一个深刻印象是:这位系文学家与企业家于一身的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强烈的时效观念。他于5月22日下午到常,晚上就去拜访文友高晓声。23日全天参加当代散文发展趋向研讨会,上午作大会发言,中午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晚上又给与会代表和我市散文作者作题为《台湾散文四十年》的长篇讲演,24日晨即离常而去。真是马不停蹄。
郭先生著作甚丰,当时已出三本散文集、三本诗歌集和一本文学评论集。他是台湾唯一的拥有经济实体的文学家,时任台湾新地文学出版社社长、《新地文学》总编辑、新地文学基金会董事长。
中午12点半,我和另一位记者见到郭枫时,他开门见山:“我很忙,给你们半个小时,请开始提问!”我俩以为他和朱子奇、林非一样,可以东扯葫芦西扯瓢,唠它个把小时,顿时慌了神。我急中生智,先提报告文学和朦朦诗在台湾的地位,然后才切入正题——散文。郭枫的散文观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他说:散文是中国文学中一种非常精湛的文体。散文要出境界,这种境界包括思想体系、人生思考与哲学,很难创造。因此,必须有一批专业作家来专攻。苏州刺绣为什么能走向世界,原因就是有一批专业人员在专攻,散文也是同理。
(原载《常州作家通讯》2022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