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语 敬畏苦难而非感谢苦难

临蔚一 最后编辑于 2022-07-07 15:38:15
3322 2 10

敬畏苦难而非感谢苦难

王梦阳

近日,两位从大山中走出来的优秀学子证明了知识能改变命运。与此同时,“感谢苦难”的声音再次活跃起来,笔者认为苦难并不值得感谢,是人们赋予了苦难价值,苦难本身只是坎坷与挫折,在这过程中的人们才是我们应该歌颂的对象。

“感谢苦难”这句话只有在取得成果后才有效益,在成功的光辉下,就连苦难都被加了美好的滤镜。那些被苦难杀死,被苦难踹入深渊的人们是没有机会“感谢苦难”的,当这句话从他们口中说出,你最多只会佩服他乐观的心态,但你不会受他感染,因为我们都不想落入他这样的处境。所以这样的“感谢”是“双标”的,是不值得提倡的。

当下“感谢苦难”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过的幸运者,他们没有体会亲人倒下的绝望,没有体会死亡萦绕的恐惧,他们所谓地理智思考其实是对痛苦的冷漠,一个不愿意设身处地的旁观者没有感同身受的夸赞。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苦难真的能杀死人,有些人侥幸逃出,却一辈子陷在此中阴影。很多时候我们回顾苦难时,会以一种矜持的姿态评议血泪与沙哑。我们会将视野放大,再放大,然后站在那些主观情感不涉及的领域里去丈量斟酌。这并不值得骄傲,反而要值得悲观。一个社会本不应如此撕裂,人类在巨大变故面前的姿态应是一致的——痛苦与喜悦本该由群体共同鉴赏。

有时苦难过度放大后是一种抽象的痛感,而这种削弱后的疼痛会让人遗忘苦难本身带来的痛苦,只注意到了成果的辉煌。这种冷漠的抽象感异化为冷冰冰的数字,他经过了多少年,发表了几篇论文,获得了几个奖项,当我们看到一大串毫无规律的符号时,甚至觉得这些数字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真正应该看到的是苦难下,那些咬紧牙关摸爬滚打,跌跌撞撞爬出这泥潭的活生生的人们。一味歌颂了苦难之后所获得的种种,即使那是在苦难中磨练而成,可是那明明也是血泪凝成,是遍体鳞伤落下的玉碎,是坚强的证明,不是苦难本身。可给予这段沉重岁月以过度冷静的评价时,不要以绝对冷漠绝对理智的态度去“感谢苦难”,而要把温情赋予现实,把小人物的悲欢放入过往,这是一个从苦难中走出的人对苦难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向往。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苦难的受害者,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会拿到一个糟糕的剧本。所以请对苦难保持敬畏,对身边的哭声永远怀有悲悯与共情,而不是站在山峰去“大发慈悲”地说一声“感谢苦难”。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竹青
  • 张秋生
  • 泉水涓涓
  • 月满西楼
  • 番茄茉莉
  • 文学院
  • 人参果
  • 顺其自然者
  • 西江月
  • 陆吾
发送

2条评论

  • 只有经过了苦,才知难。
    2022-07-08 08:25:38 0回复
    0
  • 苦难能考验人,锻炼人。
    2022-07-07 16:42:13 0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