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构筑“万亿”星城的新基石

陈旻皓 最后编辑于 2022-05-24 08:42:58
9392 2 5

常州,一座勇立改革潮头、踏浪而行的创新之城。作为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创新,已融入到常州这座城市发展的每一寸肌理。过去,常州靠创新突围,从小桌子上唱大戏实现了鱼米之乡工业城市的转变;现在,常州靠创新走向未来,不断加快产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开始由制造名城智造名城飞跃。

科技创新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先选项。在常州市委、市政府擘画的“532”发展战略蓝图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融通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战略选择。

抓住关键变量,化为最大增量,为创新发展增动能。当前,我国正在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竞争重归产业主赛道。而这其中,创新,尤其是产业科技创新,对于常州意义重大。它就像厚植于这座城市的发展基因,在长三角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成为常州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安川机器人常州基地,全球单体工厂生产能力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举世瞩目;常州科教城,荣膺全国创新园区第一名,产学研常州模式全国推广……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正是瞄准产业特点进入主赛道、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的关键举措。面向十四五,常州将集中力量打造产业创新的长板优势,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另一方面,加快推动常州制造加速迈向价值链高端,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增强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着力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集聚创新要素。

打通要素壁垒,构建产业生态,为创新发展育新机。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产业发展上来。世界一流的产业集群,需要源源不断的科创养分,才能培育出产业科技创新循环生态,这其中,产业、平台、人才、资本等要素缺一不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常州科教城已经成为常州创新创业最典型的生态池,在5平方公里的区域上,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在中以常州创新园,2018年,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泽湘教授发起了常州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项目,并与常州大学携手,成立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以新工科教育培养体系为主,打造了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产业加速和资本参与为一体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目前已经吸纳近100名大学生就读。在科学布局产业科技创新的毛细血管、微生态系统的同时,常州还在积极打通和建立产业科技创新的大动脉和大生态。近年来,常州引进和建设中汽研(常州)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2家重大创新平台,已建成(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42家,建成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102家。近年来,常州始终坚持打通要素壁垒,推动协同发展,以“1+3”新政为引领的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常州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迈上了新的台阶。

突破链式创新,发力圈域经济,为创新发展开新局。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是常州最鲜明的发展特质和最生动的城市画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共振互动,需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个环节连通耦合的链式创新。常州将深度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太湖湾科创带发展,勇当长三角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壮大科教城创新之核,建好东部科创走廊,打造融入全国、全球创新网络的前沿窗口。高标准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向着国家战略性科技创新基地奋力迈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提升天合光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安泰创明研究院、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等高端平台,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20家以上。加快提升在常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车间,从书架搬上货架,促进高校与城市共生共荣。积极推动长三角科创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协同突破卡脖子难题,创造更多撒手锏绝技,形成更多行业领先不可替代,不断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以两湖创新区作为推进“532”发展战略全面落地的龙头牵引,高标准推动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有效拓展两湖创新区战略空间,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新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经得住远眺、耐得住细看的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

产业科技创新描绘出常州“532”战略蓝图的坚实基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南模式,到如今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常州必将勇往无前、勇争一流,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江苏线路图上交出一份产业科技创新的常州答卷。(王立人)


收 藏
分 享
表态的人
  • 陈旻皓
  • 泉水涓涓
  • 张秋生
  • 西江月
  • 陆吾
发送

2条评论

  • 好文章,真知灼见
    2022-05-24 09:20:27 0回复
    0
  • ???
    2022-05-23 17:14:07 0回复
    0